松下无喝道,言树聊蠲忧。
谁知赤藤杖,独倚万古愁。
注释:
- 萱径携筇:带着筇杖,在萱径上闲走。萱径,指通往墓地的路;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 松下无喝道:在松树下听不到吆喝声。道,通“导”,引导、引路。
- 言树聊蠲忧:与树木聊聊天,排解心中的忧愁。言,说;蠲,消除;忧,忧愁。
- 谁知赤藤杖:又怎么知道这是一根红色的藤杖。
- 独倚万古愁:独自靠在那把万古的愁思之上。倚,依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墓地行走时所写,表达了他对生死、离别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首句”萱径携筇”,以“萱径”为线索,诗人手持筇杖,漫步于前往墓地的路上。这里的“萱径”既指通向墓地的路,也暗含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携筇”则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并不轻松,他需要借助筇杖来驱散心中的忧愁,以应对即将面对的悲伤现实。
次句”松下无喝道”,描述了诗人在松树下听到的喧嚣声。这里的“道”通“导”,“喝道”指的是人们忙碌的脚步声或说话声。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些声音所影响,反而觉得它们更加衬托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言树聊蠲忧”,诗人通过与树木交谈来排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言”是说话的意思,“树”则代表自然万物。诗人认为,与树木交流是一种排解忧愁的方式,因为树木似乎能够理解他的心声,给予他安慰和支持。
第四句”谁知赤藤杖”,诗人转而思考手中的赤藤杖。这把杖可能是他自己制作或购买的,也可能是一种象征物,代表着他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仰。然而,诗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用这把杖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独倚万古愁”,诗人将视线转向了那把古老的杖。它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忧愁,仿佛诉说着一段段过去的故事。而诗人则独自倚靠在它的身上,与那些往事相拥而泣。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悲凉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离别和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