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当机已百全,落枰忽误岂非天。
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

【译文】

书生旧梦二解皆因榜过作

一著当机已百全,落枰忽误岂非天。

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

【注释】

书生:指有学问的士人。

旧梦:指前次考试落榜后,仍想再次考取功名的愿望。

二解:指两次考试的录取。

皆因榜过作:都是因为这次考举人没有考中而引起的事。

百全:十分周全,没有失误。

落枰:比喻落第。枰,棋盘。

忽误:忽然出错。

岂非天:难道不是天命吗?

空函堕甑:意思是甑(古代一种陶制的盛食器)空了,甑子掉在地上摔破了。比喻失败。

空函:空的瓦瓮。

都休惋(wǎn怨):都不要惋惜。

赤壁、淮淝:地名,分别指长江下游的黄州和淮南地区附近的合肥。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此诗是诗人在科考不第之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不满与愤懑之情。

首联“书生旧梦二解皆因榜过作”表明诗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不满。“旧梦”指的是作者之前参加的科举考试。“二解”则是指两次考试都没有被录取。“皆因榜过作”说明这一切的发生都与科举考试有关。这里的“榜过”可以理解为“榜上有名”,即被录取。然而,在科举制度下,一旦榜上无名,就意味着失去了成为进士的机会,因此诗人对于这一结果感到非常失望。

颔联“一著当机已百全,落枰忽误岂非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的无奈。这里所说的“一著”可以理解为一次科举考试中的一举。“当机”则是指关键时刻或关键时刻的决定。“已百全”意味着这一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已经非常完整了,没有遗漏。然而,就在这一刻,诗人却突然出错了,这无疑是出乎他的预料的。因此,诗人感叹说:“落枰忽误岂非天”。这里的“岂非天”可以理解为“难道不是天意吗?”,暗示着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结果。

颈联“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比作一个空罐子,这个罐子原本是完好无损的,但最后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摔破,对此感到遗憾和惋惜。这里的“空函堕甑”可以看作是对自己科举考试失败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赤壁淮淝等地方的战争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因此,他对这些战争的出现表示理解,并认为它们只是历史的偶然而已。

尾联“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命运和赤壁淮淝等地的战争,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的淡然态度。他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赤壁淮淝等地的战争,都只是历史的偶然而已,不应该过于执着于这些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不要过于在意得失和荣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