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客住梁园,两眼昏眵雪满颠。
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
驱寒但恨樽无酒,借暖今欣灶有烟。
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

【注释】谢士烈:即谢眺。

三年:指谢朓在梁园(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了三年。客居:寄居,暂居。

两眼昏眵(chī):眼睛因疲劳、老花而看不清东西。眵,本指眼屎,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看不清楚,引申为因劳累而模糊不清。雪满颠:形容头发全白。雪,白色的头发;颠,指发际。

诗好每教高士许:意思是说,我的诗歌被人们认为是好的,因此受到那些高尚人士的称赞和肯定。诗好:指诗人的诗作水平很高。高士:指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许:称赞。

家贫多得故人怜:意思是说,由于家境贫寒,我常得到一些老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家贫:贫穷。得:接受。故人:老朋友。怜:怜悯,同情。

驱寒但恨樽无酒,借暖今欣灶有烟:意思是说,虽然我想驱除严寒,却只恨没有酒来取暖,现在有了火,就有了暖气,心里感到很高兴。驱寒:指御寒。樽无酒:指没有酒来取暖。

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意思是说,我感到有些羞愧,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没有足够的钱买饲料和豆类来喂养牲口。书问余用:指写信询问他的剩余食物。馀用:指剩余的食物。刍(chú)豆:泛指牲畜的饲料。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贫穷生活的无奈之情。

首句“三年为客住梁园”,点明时间地点,诗人三年前在梁园生活过,如今又回来居住了,可见诗人对梁园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句“两眼昏眵雪满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句“诗好每教高士许”,表明诗人的诗歌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和肯定,这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成就。

第四句“家贫多得故人怜”,则揭示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五句“驱寒但恨樽无酒,借暖今欣灶有烟”,则表现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渴望和珍惜。

最后一句“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贫穷生活的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