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昭回势欲流,瑶台露下冷光浮。
轻风卷雨作佳夕,皓彩射空生素秋。
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
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诗词】
中秋和赵孟弘二首 其二
作者:李商隐
注释: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
赏析:
首联“银汉昭回势欲流,瑶台露下冷光浮。轻风卷雨作佳夕,皓彩射空生素秋。”
诗人以天上的银河、玉宇、清露、清风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中秋夜景图,表现了他赏月时的欣喜之情。
颔联“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
诗人运用典故来写自己的赏月心情。这里“老子”指自己,“孀娥”指嫦娥,即月亮上的美女,传说嫦娥因偷食了西王母所赐予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不生愁”三字,既写出了诗人赏月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又暗含了诗人对嫦娥的羡慕之情。
末联“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赏月的期待和信心。
译文:
皎洁的月亮在银辉映照下,犹如流水一般,仿佛要流到地上;月光洒落下来,照亮了瑶台,使那里显得更加寒冷明亮。
轻风拂来,雨丝纷飞,增添了这美好的夜晚的气氛;明亮的月光直射入云层,使秋天的天空变得一片明亮。
我悠闲地坐在床上赏月,心中充满了喜悦;寂寞的嫦娥靠在桂树旁边,也不会有忧愁。
今晚的阴天遮住了明月,明年一定可以到高堂欣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