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西去火州城,五月蒲萄无数生。
今日江南池馆里,万株联络水晶棚。
【注释】
高昌王:即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忠王李浚,在唐末五代时曾被封为西平郡公、高昌王。九皋藏:指高昌国的葡萄园和葡萄树。玉关西去火州城:玉门关西边是唐代的火州(今新疆吐鲁番)。蒲萄(pú táo):葡萄。五月:指夏季。江南:指唐朝时的江南地区。池馆:池塘和馆舍,泛指花园。万株联络水晶棚:意思是满园的葡萄藤像连接成一片水晶般的棚架,形容葡萄长得很茂盛。
【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朝时西北边陲的高昌国葡萄园的繁荣景象。
首句“玉关西去火州城”,点明地点。高昌国位于唐朝西部边疆,地处西域,与唐朝有深厚的文化联系,因此唐朝的诗人也常以西域为背景来写作。这里用“玉关”来指代西域的边界。“西去”说明作者当时正从西域向西进发。
第二句“五月蒲萄无数生”,写时间、季节和物产。蒲萄是一种果实,生长在葡萄藤下,结出的果实称为葡萄,因此“无数生”指的是葡萄树丛中挂满了葡萄。
第三句“今日江南池馆里,万株联络水晶棚。”写景。江南是指今天的中国江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的“池馆”是指池塘和馆舍,通常是指花园或庭院。“万株联络水晶棚”形容葡萄藤长得非常茂盛,像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大棚,形象化地描述了葡萄园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描写唐朝时期的边疆地区的葡萄种植状况,展现了当时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水平。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