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枕清流一径斜,美人相过踏飞花。
瑶林乍浥青霄露,玉树双披晓日霞。
灵运旧曾夸令弟,孔融今喜识通家。
烹葵未荐芳辰酒,容易分携隔水涯。
【注释】
- 花朝:即春朝,指春季的节日。
- 伍国开:人名。
- 季弟:排行最小的弟弟。
- 有开:人名。
- 席催去:被催促而去。
- 瑶林:美丽的树林。
- 晓日霞:早晨的阳光和霞光。
- 孔融: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音乐家。
- 烹葵未荐芳辰酒:没有献上美酒。
- 分携:分别时依依不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季拜访其弟并被席催去之后所作,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厚感情以及惜别的无奈。
第一句“花朝伍国开同其季弟有开见访旋为别席催去”,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朝时节,兄弟两人相遇并邀请对方一同赏花,随后因席间催走而分别。这里的“花朝”指的是春天的节日,而“伍国开”和“有开”则可能是诗人的弟弟们的名字。
第二句“宅枕清流一径斜,美人相过踏飞花”,描述了诗人住宅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清流环绕,一条小路斜穿而过。“美人相过”暗示着两位访客的到来,“踏飞花”则形容她们行走的样子轻盈如飞。
第三句“瑶林乍浥青霄露,玉树双披晓日霞”,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瑶林”是指美丽的树林,“乍浥”则是突然被水润湿的意思,“青霄露”可能指的是清晨的露珠或月光下的露水,而“玉树双披晓日霞”则形容树木如同玉石般美丽,被朝阳照耀得闪闪发光。
第四句“灵运旧曾夸令弟,孔融今喜识通家”,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谢灵运和孔融。“灵运”指的是南朝宋的谢灵运,他曾称赞过他的侄子;而“孔融”则是指东汉末年的孔融,他与孔融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弟弟的骄傲。
第五句“烹葵未荐芳辰酒,容易分携隔水涯”,描绘了宴请的情景。“烹葵未荐”表示宴会即将开始,但还没有准备好菜肴,“芳辰酒”可能是用新鲜的蔬菜制作的佳肴,而“分携”则意味着分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这句诗通过描述宴会的准备与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分离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话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亲情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引入也增添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