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百二控神京,谁遣当关有横行。
徒使至尊思猛士,不闻年少请长缨。
纶扉上相仍敷阃,属国元戎未解兵。
最是防秋宵旰急,可容官府釜镉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关河百二控神京,谁遣当关有横行。
    关山河山百二重,掌控着神往京城的安危。是谁派遣了守边的将领如此嚣张跋扈?
  2. 徒使至尊思猛士,不闻年少请长缨。
    徒然让皇帝陛下思慕勇猛之士,却未听闻年轻一代主动请求征战疆场。
  3. 纶扉上相仍敷阃,属国元戎未解兵。
    朝廷的高级官员继续掌管军权,边陲的将领还未从战事中解脱出来。
  4. 最是防秋宵旰急,可容官府釜镉成。
    特别是秋季边防战备的时节,皇上夜不能寐,国家财政因战争陷入困境。
  5. 赏析:
    该诗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6. 关河百二控神京,谁遣当关有横行。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将领横行霸道行为的不满和愤慨。“关河百二”是指潼关以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用“百二”来形容。“谁遣”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解和质疑。这里的“当关”指的是边疆关口,而“有横行”则是指这些将领的行为过于嚣张跋扈,不受约束。
  7. 徒使至尊思猛士,不闻年少请长缨。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中缺乏英勇善战之士的担忧。“至尊”即皇帝,这里指唐肃宗。“思猛士”意味着朝廷需要更多勇猛的将领来保卫国家。“不闻年少请长缨”则是指没有年轻人主动请缨参战,这表现出一种忧虑和无奈。
  8. 纶扉上相仍敷阃,属国元戎未解兵。
    “纶扉”是指皇宫中的门帘,这里借指朝廷。“上相”即丞相,“仍敷阃”意为继续执掌军事大权。“属国元戎”是指边陲地区的将领,“未解兵”则是指他们还未从战事中解脱出来。
  9. 最是防秋宵旰急,可容官府釜镉成。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国家财政困难和社会动荡的担忧。“防秋”是指秋季边防战备,“宵旰急”意味着皇帝日夜忧心忡忡。“官府釜镉”是指官府的财政状况,因为战争而导致的财政困境,使得国家的财政无法正常运转。
  10. 赏析:
    全诗通过描绘边防将领的横行霸道和朝廷中缺乏英勇善战之士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坚持理想、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忧国情怀,展现了他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体会到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