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疑是嫁红绡,回首朱栏片片飘。
自为情慵御妆洗,非关树静苦风摇。
文姬赋就胡笳拍,史氏吹停凤女箫。
从此心情吾亦改,顿嫌繁蕊爱疏条。

【注释】

  1. 东皇:指春神。东皇即东方之神,春天的主宰。
  2. 疑是:好像。
  3. 嫁红绡:指落花飘散如同新娘出嫁时红妆飘逸。
  4. 回首朱栏:回眸顾盼,指在栏杆上回顾。
  5. 自为情慵:因为感情而感到懒散。
  6. 御妆洗:皇帝梳妆洗脸。
  7. 苦风摇:风势猛烈。
  8. 文姬赋就:文姬,东汉末年著名美女蔡琰(字文姬),她曾作《胡笳十八拍》。
  9. 史氏吹停凤女箫:史氏指晋代的才女傅玄。《世说新语·巧艺》:“荀令君尝云:‘妇人好学,幽闲坐息之时,不如置一尊酒,前有琴一张、博山炉一枚,铜砚一枚、佳木皮几、素琴一张于书堂中;南面坐;鼓琴一杯饮。’”
  10. 繁蕊:繁茂的花朵。疏条:稀疏的枝条。
    【赏析】
    此诗为李临淮所作,因与唐操江落花三十首同题,故录之。诗咏叹春光易逝,感慨人生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重和惜时的情怀。
    诗的开头两句,“东皇疑是嫁红绡,回首朱栏片片飘。”诗人想象春天的神祇仿佛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穿着红色的纱裙,飘飘然似在翩翩起舞。当这个美丽的女子从栏杆上转身回望,她的衣袂随风飘荡起来,就像一片片花瓣在空中飘扬。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春天的神祇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的四句:“自为情慵御妆洗,非关树静苦风摇。文姬赋就胡笳拍,史氏吹停凤女箫。”“自为情慵”三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他感叹自己因为感情的原因而懒得梳妆打扮,这与春天的神祇似乎并无关系。这里的“自为”二字,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欣赏和沉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他的心境仿佛被春风所感动,变得有些懒散。
    最后两句:“从此心情吾亦改,顿嫌繁蕊爱疏条。”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变化。他开始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再嫌弃花朵的美丽而忽视了树木的坚韧。这里的“顿嫌”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新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他认为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美丽。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