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怪师与龙,空寂相扣答。
不闻远公石,点头听说法。

【注释】

若:如果。怪:责备,责问。相扣答:相互回答。空寂:指阿耨池的幽静。

不闻:没有听到。远公:即慧远,东晋高僧,在阿耨池修行。石:碑碣。

点头听说法:指慧远在阿耨池的石头上刻下“阿耨池”三字,表示自己已经得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观察,对阿耨池进行描写,并对其环境、人物以及事件进行了描绘与想象。

首句“若怪师与龙”是说如果有人责怪你和龙在一起,你会怎么回答呢?这是对主人公的疑问,也是对主人公的一种挑战,表现了主人公的独立自主的性格。

次句“空寂相扣答”,是对第一句的回答,空寂是指寂静,而与龙相扣答则表现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独立自主,不畏强权。

第三句“不闻远公石”,指的是阿耨池上的一块石头,而这块石头上刻着“阿耨池”三个字,这就是主人公所说的“点头听说法”。这里的远公石就是阿耨池的象征,也代表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句“点头听说法”则是对第三句的总结,表明主人公在阿耨池中得到了真谛,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阿耨池的描写,表现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独立自主,不畏强权,追求精神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