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女东窗指绛衣,锦房初擘雪为肌。
当筵乍发清歌齿,多少金茎望露晞。
【注释】
- 安石榴:即《牡丹》,诗题。
- 鲁女:指唐玄宗妃子杨玉环,字太真,小字通儿,出身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 绛衣:红色的衣裙。
- 锦房:华丽的卧室。
- “雪为肌”:喻其肌肤如雪。
- 金茎:指汉武帝时建章宫外铜柱高三十丈,上铸有金色的龙,以象征皇帝的威严。
- 清歌:清丽的歌声。齿:齿音。
- 望露:盼望着露水。晞:同“曦”。太阳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中的名句。全诗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本首诗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艳与娇媚,也表现了她的孤傲不羁的性格。诗中“一枝红艳露凝香”描绘出杨贵妃在众美人中脱颖而出的艳丽;“云雨巫山枉断肠”,则写出了她因失宠而愁苦的心情;“名花倾国两相欢”,“解释春风无限恨”,则表现了她对玄宗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绝句。作者借咏杨贵妃所佩的天竺寺进献的珠宝,来比喻她的美貌和才华,抒发了作者对她的爱慕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杨贵妃的美艳,用“花想容”和“云想衣裳”来形容杨贵妃的美丽。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才华。《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性既轻荡,又好大啬,衣服常二三十重,缓带郑缟,绕身数百匝。”这里用“飞燕”代指杨贵妃。
最后一句是李白运用典故,以乐府古题为名,抒发了诗人对杨贵妃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