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采采傍疏篱,开遇重阳尚未迟。
晚节有香谁爱惜,只应陶令是心知。

【注释】

1.秋风采采傍疏篱:秋天的风姿,色彩鲜艳地附着在稀疏的篱笆上。2.开遇重阳尚未迟:开花正值重阳节,并不为晚。3.晚节有香谁爱惜:菊花到了晚秋仍芳香四溢,但又有谁能爱惜它呢?4.只应陶令是心知:只有陶渊明才能知道这菊花的价值。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爱菊、咏菊,以菊花自比,常以菊花喻志。5.心知:深知、理解。6.陶令:指陶渊明。

【赏析】

此诗首联写菊花,颔联承“未迟”而发。颈联由陶令引出,尾联点明题意。全诗托物寄怀,寓意高远,清雅脱俗。

“秋风采采傍疏篱”,秋风劲拂着篱笆,秋色映照着篱笆,菊花在篱笆边绽放。篱笆,即篱栅,用竹木条等编成的屏障。

“开遇重阳尚未迟”,菊花盛开在重阳节,并不为晚。“未迟”二字既写出了菊花开放得及时,又暗含了作者对菊花不惧严霜、不畏寒凉的品格赞赏之情。

“晚节有香谁爱惜”,菊花到了晚秋仍芳香四溢,但又有谁能爱惜它呢?“晚节”即晚年,菊花虽然到了晚年仍然香艳夺目,可是又有谁敢怜惜它呢?“爱惜”二字,不仅写出了人们对菊花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求人知、不为人用的孤傲性格的赞叹,也表现了他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只应陶令是心知”,只有陶渊明才能知道这菊花的价值。“心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理解与赞赏之心,也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秋风采采”句中之“风采”和“色彩”两词,是描写菊花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式。“风采”指的是花的形象和姿态;“色彩”指的是花的颜色。“傍”指靠近、紧挨着。“篱笆”一词,用竹木条等编成的屏障。

“开遇重阳尚未迟”一句,既写出菊花开放的及时,也隐含了作者对菊花不惧严霜、不畏寒凉的品格赞赏之意。

第二句“晚节有香谁爱惜”,则写出了人们对菊花的珍视与怜惜之情。这句中之“晚节”和“香”两词,也是描写菊花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式。“晚节”指的是菊花的后期,即菊花到了后期仍然芳香四溢;“香”则是指花的香气。“谁爱惜”三个字,则写出了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两句中之“只应陶令是心知”,“只应”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理解与赞赏之意,也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与敬仰之情。同时,这句中之“陶令”一词,也是指代陶渊明。因为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所以这里的“陶令”也暗指诗人自己。

最后一句“心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理解和赞赏之意,也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与敬仰之情。同时,这句中之“心知”二字,还表现出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默契与情感联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