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西去玉峰高,明远楼中写凤毛。
一片清风林下起,海天何处看秋毫。
注释:
沧洲:指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西北处。西去:向西延伸。玉峰:山名,在苏州西南。凤毛:凤凰羽毛,传说凤凰的羽毛可以制扇。这里指用凤凰羽毛制成的扇子。
一片清风:形容风很大,吹得树林中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林下:指树林之下。海天:大海和天空,泛指广阔的空间。何处看秋毫:秋毫是鸟兽身上最细小的毛,比喻极小的东西。这里是说在广阔的海天之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夏先生的赞美之作,通过描绘夏先生居住的地方以及他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首句“沧洲西去玉峰高”,描绘了夏先生居住地的自然景观,沧州西去的地势很高,有如玉峰般高耸入云。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夏先生所居之地的壮丽与宁静。
第二句“明远楼中写凤毛”,则进一步赞美了夏先生的生活品味。他住在一个名叫明远楼的地方,那里不仅地势优越、环境优美,更有如凤凰羽毛般的珍贵物品。这句诗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绘,赞美了夏先生高雅的生活品位。
第三句“一片清风林下起”,则是对夏先生生活情趣的赞赏。他在林下欣赏着风吹过树林时所产生的声音,这种生活情趣令人感到愉悦。这句诗通过对生活情趣的描绘,赞美了夏先生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最后一句“海天何处看秋毫”,则将视野扩展到了广阔的海天之间,寻找那一丝一毫的痕迹。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夏先生生活的敬仰之情,也寓意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