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属苍生望,东山复此亭。
檐虚湖与迥,景胜岳全轻。
三径沿溪辟,千峰就榻迎。
不留廊庙老,乞与草堂荣。

正属苍生望,东山复此亭。

檐虚湖与迥,景胜岳全轻。

三径沿溪辟,千峰就榻迎。

不留廊庙老,乞与草堂荣。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1. 诗句逐句释义
  • 正属苍生望:意为正当百姓仰望的时刻。苍生指百姓。
  • 东山复此亭:东山再次修建这个亭子。亭是供人休息或观景的建筑物。
  • 檐虚湖与迥:指亭子的檐下空旷,仿佛能看见远处的湖水。虚指空旷之意。
  • 景胜岳全轻:形容景色之美胜过泰山(象征高大)。全轻指更加突出。
  • 三径沿溪辟:三条小路沿着溪流开辟。径是小路的意思。
  • 千峰就榻迎:上千座山峦围绕着亭子迎接。就榻指环绕。
  • 不留廊庙老:不使官宦的住所(廊庙)因年老而废弃。
  • 乞与草堂荣:希望这个简陋的草堂也能享有荣耀。
  1.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以“正属苍生望,东山复此亭”开头,表达出作者对东山之亭的重新修建感到欣喜的心情。随后,通过“檐虚湖与迥,景胜岳全轻”两句描绘了亭子的外观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景色优美胜过高山。接着,“三径沿溪辟,千峰就榻迎”表达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和谐,小路和山峰都围绕在亭子周围,形成了一种宁静、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不留廊庙老,乞与草堂荣”则体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简朴生活能够得到认可和尊重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东山草堂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东山草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