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悠然好,况当崇德前。
悠然真境得,何必见南山。
这首诗是宗德楼的四首之一。
注释: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即宗孔为宗德楼作诗。
-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 况当崇德前:在崇尚德性之前。
- 悠然真境得:悠闲自在地领悟到真理的境界。
- 何必见南山:何必要见到南山才能领悟到真理。
译文:
宗德楼上,亭子悠闲自在,更何况是在崇尚德性之前呢!悠闲自在地领悟到真理的境界,何必要见到南山才能领悟到真理?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德境界的感悟和追求。首句“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表明了创作背景,即宗孔为宗德楼所作诗。整首诗通过描绘宗德楼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道德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宗德楼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道德境界的向往。
第二句“亭子悠然好”,直接点明了宗德楼的特点——悠然自得。这不仅是对于宗德楼本身的描述,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第三句“况当崇德前”,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在崇尚德性之前,宗德楼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欣赏的地方。这里,诗人将宗德楼与道德境界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哲理。
最后两句“悠然真境得,何必见南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道德境界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只要真正领悟到真理的境界,就无需再依赖外在的条件或对象。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道德境界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诗通过描绘宗德楼的自然景色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道德境界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对于宗德楼的描述和表达,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道德境界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