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喜传冰济郁蒸,少间战战复兢兢。
却因细嚼凌阴后,犹忆春初履薄冰。
这首诗是苏轼在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作而扩其义寓感慨焉的次韵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乍喜传冰济郁蒸,少间战战复兢兢。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王司马在斋居尝冰之举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和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句诗通过对比喜悦与不安,展示了苏轼复杂的情绪变化。
却因细嚼凌阴后,犹忆春初履薄冰。
这里指的是王司马品尝冰的味道,同时回忆起春天初时的薄冰状态。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珍视。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注释:
- 乍喜传冰济郁蒸:乍(zǎ),表示突然或意外;喜,表示高兴或欣喜;传,传递;济,渡过;郁蒸,指闷热难耐。这句话描述了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突然发生,让长时间处于炎热中的人们感到惊喜和愉悦。
- 少间战战复兢兢:间,间隔;战战,形容内心紧张或恐惧;兢兢,形容小心谨慎或畏惧。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在得知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后,内心的紧张和担忧,担心这一行为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 却因细嚼凌阴后:却,表示转折或对比;细嚼,形容仔细品味或品尝;凌阴,指寒冷的天气或环境;后,表示之后或之后的情况。这句诗描述了苏轼在品味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后,回想起春天初时的薄冰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珍视。
- 犹忆春初履薄冰:犹,表示仍然或依然;忆,表示回忆或思念;履薄冰,指行走在薄冰上,形容小心翼翼或谨慎行事。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的诗歌,通过对这一行为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首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和战战兢兢的状态。第二句则揭示了这种情感背后的复杂原因,即诗人在得知王司马斋居尝冰之举后,内心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担忧。第三句则是诗人对这一行为背后含义的思考,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动或仪式,更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珍视。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一经历的回忆,他不仅记得春天初时的薄冰状态,更记得自己在那时的谨慎和小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