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年孝友自天成,达变全经孰与能?
放眼直从千古看,重华经变可同称。

【注释】稚年:幼年;孝友:对父母的孝敬和对朋友的友情。天成:自然而然地形成。达变:通晓变化。孰能:谁能够。从千古看:与古代相比。重华:指周文王姬昌,周朝开国帝王。经:典籍。同称:同样值得称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谒见徐州闵子祠时,写给友人周生荣、陆生时望及掌教周生的。闵子祠是纪念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的祠堂。闵损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德行高洁,以“孝”著称。他早年丧母,继母虐待他,他仍尽力奉养继母。后受学于孔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为人谦虚恭谨,不骄不躁,深受孔子的赞誉。他的品行和学识,被后人称为“孝悌名贤”,因此,后人就以“闵子”来尊称他的老师孔子。

闵子祠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内。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闵子祠的崇敬之情。

全诗前两联写自己对孔孟之道的崇敬以及对闵子祠的仰慕。首句说自己的孝道之德是从天生的,这是说自己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所以才能有如此的孝行;次句说通达事理,通晓变化的道理,又是谁能够达到的呢?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谦逊自持,也表现了他对孔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后四句则写诗人在瞻仰闵子祠时所想到的有关历史人物。首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历代的圣贤都是值得称颂的,而闵子祠中的周文王更是如此。次句说周文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仁爱之政却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第三句说历史上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们的思想学说都经过了千百年的考验,所以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扬。末句说现在的人也应该向孔子学习,要像孔子一样勤勉努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孔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闵子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