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眺银河落九天,合流隔断彩云边。
天华别在黄龙上,两栋茆椽一缕烟。

【注释】

黄龙:即黄鹤楼,在湖北武昌。天华:指黄鹤楼的“黄鹤一去不复返”,故又名此。四贤祠:相传东汉末年建安(169-220)年间,名士庞德公、庞统、诸葛亮、陆绩四人曾于此结庐,后以“四贤”(或“四贤堂”)。行窝(hú):行船时的住所,这里指黄鹤楼。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览黄鹤楼时所作的两首七律之一。前一首写登临所见,后一首写登临所得。

诗的前两句写黄鹤楼高耸入云,与银河相连接;后句写它与彩云隔河相对。这两句既写出了黄鹤楼的高峻,也写出了其雄壮之状。

诗的第三句承上一句写,说黄鹤楼虽与天相接,但并不妨碍人们登览。这两句既写出了黄鹤楼的雄姿,也表明诗人对黄鹤楼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诗的第四句写登临所见,说黄鹤楼上有“四贤祠”。据《三国志·吴志》注引《江表传》载,庞统字士元,南阳人;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鲁肃字子敬,北海郡人;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们在建安初(196-200)于沔阳聚众起义,推庞统为主帅,共同举军进兵西川,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后来他们相继被刘备任用,成为蜀汉的重要谋臣。因此,黄鹤楼上有“四贤祠”,实是指纪念他们的地方。

第五句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的感受。诗人由登楼而思人,想到当年“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象那四贤祠中的祠堂,一定也是烟雾缭绕,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四贤”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他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黄鹤楼时所创作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深沉,意蕴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