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鱼鸟自高深,万古乾坤万古心。
客问曲肱何事乐,在登临不在登临。
【注释】
眼前鱼鸟自高深:眼前的景象,有鱼鸟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
万古乾坤万古心:指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才是万古不变的。
客问曲肱何事乐:客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坐直了身子,而不愿意像别人那样弯着身子。
在登临不在登临: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在哪里都可以是登临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吴君纯的作品。吴君纯号藤川,行年七十七岁,好学不倦,来访作者。作者在《天台四录》卷二中有《次韵吴君纯行书见赠并简诸友》诗云:“吾友吴君纯,字子纯,号藤川。七十有七,好学不倦。过余于东阳,出其所著《天台四录》,属余序之。又出《天台山志》以遗,曰:‘愿与同志共之。’予感佩其意,为作序并题记。”可见此诗是吴君纯写给作者的。
首联“眼前鱼鸟自高深,万古乾坤万古心”,写眼前之景,即眼前的鱼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而诗人却感叹道:“鱼鸟自有高深之处,我等凡人又何必去追逐呢?万古乾坤,只有我们的内心才是永恒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情怀和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颔联“客问曲肱何事乐,在登临不在登临”,是说有人问诗人为何喜欢坐直了身子,而不象别人那样弯着身子。这里的“曲肱”是指一种古代的坐法,即弯曲着胳膊肘来坐着。诗人回答说:“只要能达到目的,在哪里都可以是登临之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豁达和超然。
尾联“在登临不在登临”,是说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在哪里都可以是登临之所。这与前面的两句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