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臂安行更不疑,千秋遗叹未之思。
即思仁在其中矣,不是他乡外至之。
【注释】
首尾三叠:诗中第一句“掉臂”和最后一句“即思”是韵脚,中间两句为平仄相间押韵的诗句。
朱则之还郴阳:指朱则之回到郴州(今属湖南)去。
兼似诸同志:与各位同志一同送别。
【赏析】
《送朱则之归郴》这首诗是诗人送朱则之回郴州而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首句“掉臂安行更不疑”,意为“你掉头而去,安然行走,毫不疑虑”。这里用掉了臂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在唐代官场上,官员们常常因故离职,但离开后仍能安心地继续自己的事业,不被外界影响所动摇。这种态度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值得称赞的品质。因此,这句诗中的“掉臂”可以理解为“不受外界干扰,坚定自己的目标”。
次句“千秋遗叹未之思”,意为“千年后人们对此深感遗憾,却没有人再去深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留下一片空缺,无人再提往事的感慨。这里的“千秋遗叹”是指千年后的人们对此事感到遗憾和惋惜,而“未之思”则是说没有人再去思考或反思这件事。这两句诗共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第三句“即思仁在其中矣”,意为“只要心中有仁爱之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的“仁”是指仁爱之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他认为,只要有仁爱之心,就能在困难中找到出路,化解矛盾。
第四句“不是他乡外至之”,意为“不是在外地来的陌生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因为友人的到来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认识,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外来的客人,而是一个地方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对其离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惜,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