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肩舆小北城,雨馀山色眼俱明。
山眉似为先生展,故遣寒花一路迎。
【注释】
咄咄:形容声色高峻的样子;展:伸展。
寒花:冬天开放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赏析】
《九月廿日白云遣兴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组七绝诗。这组诗写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九月二十日,诗人在杭州任通判时作。“九月”句是说诗人在九月初的一天,因公事到北城墙下,见城北山峦重叠,树木苍翠茂密,一片清丽景象。“山眉”两句是说,那层叠起伏的山峰好像在为先生张开眉毛,故将寒梅一路迎送,使人们感受到山与树的秀美。全诗以拟人手法写景,生动形象。
“九月”,即农历九月,秋季,此时正是万物凋零之时,但在这萧瑟之中又有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九月天气渐凉,草木凋零,而山上的树木却依旧郁郁葱葱。
“咄咄肩舆小北城”,是写诗人从南门出城,向北行走的情景。“咄咄”是大声疾呼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走路时的神态,他似乎在高声呼唤着什么。诗人之所以要“小北城”,是因为这里是他的官署所在地,也是他常去的地方。“小北城”三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心情,也暗示了他的身份。
“雨馀山色眼俱明”,是说雨后初晴,山色更加明净如洗。诗人站在城下,远远望去,只见山峦叠嶂,苍翠欲滴,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铺展在眼前。这种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山眉似为先生展”,是说那些山峦就像为诗人展开眉头一样。诗人走到半路,忽然发现山间的小路两旁长满了树木和花草。这些植物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在人们眼前。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清凉。
“故遣寒花一路迎”,是说那些寒梅花儿仿佛在迎接主人的到来。诗人来到城北的山脚下,发现一条小路旁长满了各种花卉。这些花卉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宛如一首优美的诗歌飘荡在空气中。这些花卉不仅装点了环境,也为诗人带来了一丝喜悦。
“山眉似为先生展”,是说那些山峦就像为诗人展开眉头一样。诗人走到半路,忽然发现山间的小路两旁长满了树木和花草。这些植物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在人们眼前。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清凉。
“故遣寒花一路迎”,是说那些寒梅花儿仿佛在迎接主人的到来。诗人来到城北的山脚下,发现一条小路旁长满了各种花卉。这些花卉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宛如一首优美的诗歌飘荡在空气中。这些花卉不仅装点了环境,也为诗人带来了一丝喜悦。
整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诗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