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蔬养母亦堪怜,曾有东湖识屦钱。
四十不妻妨母食,险□啖鸭已忘天。
【注释】
黄孝子:指东汉末年人黄香,字季文。孝子是旧时对儿子的尊称,这里泛指有孝心的人。英卖菜养母:英,即张英。他以卖菜为生,侍奉母亲至老不娶妻子。四十不妻恐妨母食: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四十岁了,但因担心妨碍了母亲的吃食。作诗表之: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和想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张英卖菜供养母亲的事迹,抒发了自己敬老爱亲、不慕荣华、安于清贫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挚。
首句“鬻蔬养母亦堪怜”,点出了题旨。黄香以卖菜为活,侍母至老,不娶妻室。这在当时的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亦可怜”三字道出诗人的感叹之情。次句用东湖识屦钱的典故。据《后汉书·循吏传》载,汉顺帝时,会稽太守马续到东陵县(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巡视,见一老人在街头卖菜,便买其菜尝之,又命其解鞋试履,然后付钱而去。这位老人就是张英。“识屦钱”三字说明诗人引用了这一典故,以突出张英卖菜养母的事迹之感人肺腑。三四两句承上启下,由赞张公而发感慨,说自己虽已四十岁,却因为担心妨碍母亲吃饭而不娶妻,甚至连鸭子这样的美食也不敢尝试,以致忘记了天高地厚。这两句中,“不嫌”与“已忘”两相对举,表现了诗人对张英的深深敬佩;“妨母食”三字则表明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形式,歌颂了张英侍养母亲、安于清贫的美德;同时反映了诗人自己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诗风淳朴自然而又不失典雅含蓄,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