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瑞复有瑞,有瑞在虞周。
气机一相感,谁辩瑞所由。
邈兹千载下,同气如相求。
下瑞以形化,上瑞与天侔。
洋洋鉴湖水,中有沈隐侯。
闲开有瑞堂,绕堂花遭周。
三葩出并蒂,桃菊葵同休。
鸡冠峨似豸,正色莫与俦。
君子秉明哲,奕世绍箕裘。
阴阳须合德,奇偶会神谋。
达观大化内,天地其同流。

【注释】:有瑞堂诗:指诗人自咏其诗的《有瑞堂诗》。瑞:吉祥,美好。有:语助词。复(fù):又。周:同“州”,地方名。气机:气象,气候。相感:相互感应。谁辩:谁又能分辨?辨,分辨。邈(miǎo)兹:远。千载下:千百年来。同气:同根生。下瑞以形化:下世的吉祥以形体表现出来。上瑞与天侔(móu):上界的吉祥和天地相等。洋洋:水势盛大的样子。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为鉴江入海处。中有沈隐侯:指东晋隐士陶渊明。《晋书.陶潜传》说他“好读书,不慕荣利。”隐居于庐山。闲开:闲暇时开放。闲,闲暇。三葩:三种花。并蒂:两瓣花合拢在一起,像并生的两朵花。出:出现。桃菊葵:指桃花、菊花、葵菜。同休:都凋落。鸡冠峨(ē)似豸(zhì):形容鸡冠像豸一样高耸。峨,高耸。豸,兽名,即麒麟,古代以为仁兽。正色莫与俦(cóng):正直的颜色不能跟它相比。俦,并列。君子秉明哲:君子具有明智的才能。奕世: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人。箕(jī)裘:古代一种编织物,用草皮等编制而成,用来制作帽子的。箕,畚箕。箕裘,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继承衣钵,发扬光大。阴阳:指自然界中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须(xū):必须。合德:符合道德的标准。奇偶:奇数和偶数。会神谋:能通达变化,达到神妙的境界。达观:豁达的眼光。大化:宇宙的自然法则或社会的发展变化。内:内部,里面。天地其同流:天地之间自然相通,如江河之水一样流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题自己的诗作,表现了陶渊明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全篇写景抒情,借物言志,寄寓作者对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思,体现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同时反映了他追求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一、首章起笔先点明有瑞堂诗的主题:“有瑞复有瑞,有瑞在虞周”。这是说,又有吉祥之事出现了。“虞周”指虞舜、周文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圣主。他们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虞舜、周文王的时代,吉祥之事不断出现。接着诗人写道:“气机一相感,谁辩瑞所由。”意思是,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感应,吉祥的事就产生了。这两句是说,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感应,吉祥的事就产生了。

二、第二、三章主要写有瑞堂诗的景物:“邈兹千载下,同气如相求。”意思是,遥远的历史时期过去了,但人们仍然怀着相同的心愿,希望吉祥之事能够出现。“下瑞以形化,上瑞与天侔。”意思是,吉祥之物在下界以形态出现,但在上界则与天地齐平。这两句的意思是,吉祥之物在下界以形态出现,但在上界则与天地齐平。

三、第四、五、六章写有瑞堂诗中的花木:“洋洋鉴湖水,中有沈隐侯。”“闲开有瑞堂,绕堂花遭周。”这两句的意思是,湛蓝的水波荡漾着,映照出一位名叫沈隐侯的人;闲适地打开有瑞堂的门,门前环绕的花木就像周朝的贵族一样繁盛。“三葩出并蒂,桃菊葵同休。”意思是,三朵鲜花生长在一起,就像桃子、菊花、葵菜一样共同凋落。这两句的意思是,三朵鲜花生长在一起,就像桃子、菊花、葵菜一样共同凋落。“鸡冠峨似豸,正色莫与俦。”这一句的意思是,鸡冠高耸得像野兽一样,它的色彩纯正,无法与其他禽兽相比。这两句的意思是,鸡冠高耸得像野兽一样,它的色彩纯正,无法与其他禽兽相比。“君子秉明哲,奕世绍箕裘。”意思是,君子具备明智的才能,世代相传地继承了先人的美德。这两句的意思是,君子具备明智的才能,世代相传地继承了先人的美德。

四、末章写有瑞堂诗中的自然景象:“阴阳须合德,奇偶会神谋。”意思是,阴阳必须符合道德的要求,奇偶才能达到神妙的境界。“达观大化内,天地其同流。”意思是,只有豁达的眼光才能看到宇宙自然的法则和社会的变化,天地间自然地相互流通。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豁达的眼光才能看到宇宙自然的法则和社会的变化,天地间自然地相互流通。

全篇写景抒情,借物言志,寄寓作者对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