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者棣,花萼相及。
夫我不见,兄弟异邑。
兄弟异邑,相送于南,涕泪以泣。
翩翩者棣,花萼相成。
夫我不如,兄弟异京。
兄弟异京,相送于野,涕泪沾缨。
翩翩者棣,花萼瞱瞱。
庇兹本根,永以为惬。
言抚其根,言采其花。
道远莫致,掷之长嗟。
【注】
- 翩翩:轻快的样子。
- 棣(dì):棠梨,这里比喻兄弟或朋友。
- 花萼:指棠梨的花朵。
- 相及:相继。即先后。
- 异邑:不同的地方。
- 异京:不同的京城。
- 瞱瞱:茂盛的样子。
- 庇兹本根:庇护这棠梨树的根。
- 言抚其根:用手抚摸棠梨树的根。
- 言采其花:用手采摘棠梨的花。
- 道远莫致: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到达。
- 掷之长嗟:将棠梨扔掉后叹息。
【解析与翻译】
这是一首赠诗,通过描述兄弟之间相互送别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怀念。
- “翩翩者棣,花萼相及”:诗人首先描述了棠梨树的形象,以轻盈、优雅的姿态比喻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 “翩翩”:轻盈而美好的样子。
- “棣”:棠梨树。
- “花萼相及”:棠梨花繁密,如同兄弟姐妹们紧密相连。
- 关键词注释:这里的”花萼相及”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的深厚关系,如同棠梨花的花瓣紧挨在一起,寓意兄弟间的情感紧密无间。
- “夫我不见,兄弟异邑”:诗人表达了因故未能见到兄弟的遗憾。
- “夫我不见”:因为某种原因(如距离)无法相见。
- 关键词注释:“夫我不见”反映了诗人因距离等原因未能与兄弟相见的无奈心情。
- “兄弟异邑,相送于南,涕泪以泣”:描述了兄弟分别的场景,以及他们为了再见一面而流泪的行为。
- “兄弟异邑”:兄弟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 “相送于南”:在南方分别。
- “涕泪以泣”:泪水纵横,表达离别时的悲伤。
- 关键词注释: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地点和行动描绘了兄弟之间深切的情感和不舍的心情。
- “翩翩者棣,花萼相成”:进一步强调兄弟之间的情感如同棠梨树一样坚固。
- “翩翩”:形容棠梨树轻盈美丽。
- “花萼相成”:比喻兄弟之间的关系如同棠梨树上的花萼一样紧密相连。
- 关键词注释:此句再次强调了兄弟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珍视之意。
- “夫我不如,兄弟异京”:诗人感慨自己不如兄弟,因为彼此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 “夫我不如”:诗人自谦,认为自己不如兄弟。
- “兄弟异京”:兄弟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城市。
- 关键词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兄弟之间差距的感慨。
- “兄弟异京,相送于野,涕泪沾缨”:描述了兄弟在野外分别时的情景,以及他们的泪水沾湿了衣带。
- “兄弟异京”:兄弟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城市。
- “相送于野”:在郊外分别。
- “涕泪沾缨”:泪水流到了衣带上。
- 关键词注释: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兄弟分别时的感人场景。
- “翩翩者棣,花萼瞱瞱”:继续强调兄弟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描绘了棠梨树茂盛的景象。
- “翩翩”:形容棠梨树轻盈美丽。
- “花萼瞱瞱”:形容棠梨树花萼茂盛。
- 关键词注释: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
- “庇兹本根,永以为惬”:诗人表达了希望永远守护着棠梨树的根,以此寄托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 “庇兹本根”:庇护这个树的根。
- “永以为惬”:希望永远能够满足这样的心意。
- 关键词注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这种情感的深深依恋。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棠梨树及其兄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深厚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兄弟之间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和深情厚谊。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也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