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游洛岂知回,凉月酣歌影自陪。
江树到秋惊绿叶,野人岐路认苍苔。
闲情独坐吹萧步,古意曾登□马台。
对客不妨频命酒,稍堪真率醉边来。
这首诗的原文是:
秋兴和郑希大
阿云游洛岂知回,凉月酣歌影自陪。
江树到秋惊绿叶,野人岐路认苍苔。
闲情独坐吹萧步,古意曾登□马台。
对客不妨频命酒,稍堪真率醉边来。
注释与赏析:
首联:
- “阿云游洛岂知回”,意指诗人在游历洛阳时,未曾预料会有回到故土的一天。这里的“阿云游洛”可能是指某人或某地的名字,而“岂知回”则表达了一种意外之情。
颔联:
- “江树到秋惊绿叶”,描述了秋天的江边树木到了秋天后,叶子变黄,甚至落光,给人以惊悚的感觉。这里的“江树”特指长江边的树木,“绿叶”则形象描绘了树叶的颜色和形态。
颈联:
- “野人岐路认苍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野外行走时,注意到路边的青苔,从而引发了对故乡或故居的回忆。这里的“岐路”指的是分叉的道路,“苍苔”则是生长在地面上的草类植物,常被用于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尾联:
- “闲情独坐吹萧步,古意曾登□马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光中的情景。他独自坐着吹箫,回忆起曾经登上的古代马台(可能是某种古代建筑或遗址)。这里的“闲情”表达了一种悠闲的心态,“吹萧”则是一种乐器演奏的方式,而“古意”则暗示了一种历史感或怀旧之情。
终联:
- “对客不妨频命酒,稍堪真率醉边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态度和自己的饮酒方式。他认为没有必要拘泥于礼节,可以随意邀请客人喝酒,而且自己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喝得稍微有些过量。这里的“频命酒”表示频繁劝酒,而“真率醉边来”则意味着在醉酒的状态下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洛阳的生活场景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豁达的胸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在异乡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