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箫鼓动江湄,荻火初炎早具迟。
不独鼋鼍潜静浪,尽教凫鹜弄晴澌。
清吟未为醑翁旷,孤笑谁堪墨客悲。
别墅从来西涧曲,梅花几树怅归期。

【解析】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起两句是写江边景色,“放船”是词题,点明题意,即乘船游江。首句“楼船箫鼓动”,点明楼船的箫鼓声,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荻火初炎早具迟”,点明时序,描写江边的荻花,用“初”、“晚”二字,写出了荻花生长的迅速,同时也暗示着词人此时的心情。接着两句由写景而转入抒情。“不独鼋鼍潜静浪,尽教凫鹜弄晴澌”,这是全词的关键所在。这两句写水禽在水面嬉戏。“不独”二字,写出了只有鼋鼍才能在这平静的江面上潜游,写出了它们的本领,同时也暗含着对那些不能像它们一样潜游的人的讥讽。“尽教”二字,则说明水禽们是在尽情地嬉戏,表现出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弄晴澌”,是说水禽们是在玩水。“弄”字写出了它们的活泼,“晴”字写出了天气的晴朗,“澌”字写出水的流动。《诗经·小雅》中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都是形容水流的,这里用其原意。

过片三句,从反面着笔,写自己与水禽不同的处境和处境中的感受。“清吟未为醑翁旷,孤笑谁堪墨客悲”,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像醉翁那样饮酒赋诗来消忧解恨,但是也没有像那些墨客一样感到孤独寂寞。作者自谦说自己没有陶醉在欢乐之中,也没有感到孤独寂寞,这既表现了他的豁达,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改变现实,摆脱困境。然而现实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残酷,所以他不禁发出感慨:“孤笑谁堪墨客悲”。这一句中的“孤笑”二字,是全词的关键。它既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又表现了他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愤懑之情。“墨客悲”是说那些文人墨客因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而感到悲苦。

结末两句是词人对归程的感伤。“别墅从来西涧曲,梅花几树怅归期。”“别墅”指词人自己的居处,“西涧曲”指词人的别墅所在地,即今之西施故里(吴江县)。据唐白居易《长恨歌》:“玉楼宴罢醉和春,乞得天子宠幸新。”可知西施故里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梅花几树”,即言梅花开满园林,词人看到这美丽的景致,不禁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未能归家了,因此发出了“怅归期”的慨叹。结尾的“怅”字,不仅表达了词人的惆怅心情,而且流露出他对归期的渴望之情。

【赏析】

本词以楼船箫鼓动江湄的景象为背景,借写景抒发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怀。词的上半阕,写景。“放船”是词题,点明题意,即乘船游江。首句“楼船箫鼓动”,点明楼船的箫鼓声,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次句“荻火初炎早具迟”,点明时序,描写江边的荻花,用“初”“晚”二字,写出了荻花生长的迅速,同时也暗示着词人此时的心情。接着两句由写景而转入抒情。“不独鼋鼍潜静浪,尽教凫鹜弄晴澌”,这是全词的关键所在。这两句写水禽在水面嬉戏。“不独”二字,写出了只有鼋鼍才能在这平静的江面上潜游,写出了它们的本领,同时也暗含着对那些不能像它们一样潜游的人的讥讽。“尽教”二字,说明水禽们是在尽情地嬉戏,表现出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弄晴澌”,是说水禽们是在玩水。“弄”字写出了它们的活泼,“晴”字写出了天气的晴朗,“澌”字写出水的流动。《诗经·小雅》中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都是形容水流的,这里用其原意。过片三句,从反面着笔,写自己与水禽不同的处境和处境中的感受。“清吟未为醑翁旷,孤笑谁堪墨客悲”,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像醉翁那样饮酒赋诗来消忧解恨,但是也没有像那些墨客一样感到孤独寂寞。作者自谦说自己没有陶醉在欢乐之中,也没有感到孤独寂寞,这既表现了他的豁达,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改变现实,摆脱困境。然而现实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残酷,所以他不禁发出感慨:“孤笑谁堪墨客悲”。这一句中的“孤笑”二字,是全词的关键。它既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又表现了他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愤懑之情。“墨客悲”是说那些文人墨客因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而感到悲苦。结末两句是词人对归程的感伤。“别墅从来西涧曲,梅花几树怅归期”。过片三句,从反面着笔,写自己与水禽不同的处境和处境中的感受。作者自谦说自己没有陶醉在欢乐之中,也没有感到孤独寂寞,这既表现了他的豁达,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他希望改变现实,摆脱困境。然而现实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残酷,所以他不禁发出感慨:“孤笑谁堪墨客悲”。这一句中的“孤笑”二字,是全词的关键。它既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又表现了他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愤懑之情。“墨客悲”是说那些文人墨客因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而感到悲苦。结末两句是词人对归程的感伤。“别墅从来西涧曲,梅花几树怅归期”。“别墅”指词人自己的居处,“西涧曲”指词人的别墅所在地,即今之西施故里(吴江县)。据唐白居易《长恨歌》:“玉楼宴罢醉和春,乞得天子宠幸新。”可知西施故里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梅花几树”,即言梅花开满园林,词人看到这美丽的景致,不禁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未能归家了,因此发出了“怅归期”的慨叹。结尾的“怅”字,不仅表达了词人的惆怅心情,而且流露出他对归期的渴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