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边兰桂斗芳妍,列第分朝献击鲜。
剑佩懒随携鹤杖,笔床长在狎鸥船。
苏黄风格唐科外,张赵功名汉史前。
诗课便从明日计,好传三万六千篇。

【注释】

寿:祝福。

天游:指苏轼的字子瞻,因号“东坡居士”。

膝边兰桂斗芳妍:在膝边兰花和桂花争相斗艳。

列第分朝献:科举考试时,考生们按成绩名次排列,依次进贡皇上。

剑佩懒随携鹤杖:懒得携带宝剑佩饰了。鹤杖,即拄杖。

笔床长在狎鸥船:书桌旁边常放着写文章的纸笔。狎鸥船,即载鱼虾的小船,泛指书房中的小舟。

苏黄风格唐科外:苏轼的书法有黄庭坚的风格。唐科,指唐代科举考试。

张赵功名汉史前:张旭、赵孟頫都是宋代人,但名声却超过了唐代的张旭、颜真卿等人。

诗课便从明日计:准备明天要教的诗课。

好传三万六千篇:希望你能传扬三千六百万首(诗)。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为友人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其才艺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谊氛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句“膝边兰桂斗芳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将朋友比作兰桂,赞美其才华出众。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颔联“列第分朝献击鲜”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情景。这里的“列第”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名次,而“分朝献”则是指考生们轮流进贡皇上。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能的认可,也展现了他们的勤奋努力。

颈联“剑佩懒随携鹤杖,笔床长在狎鸥船”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品茶、谈诗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鹤杖”这一意象,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又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而“笔床长在狎鸥船”则暗示了他们在一起创作诗文的乐趣。

尾联“苏黄风格唐科外,张赵功名汉史前”再次强调了朋友的才华之高。这里的“苏黄”指的是苏轼和黄庭坚两位大文豪,而“张赵”则是指张旭和赵孟頫两位书法家。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位大家的成就,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诗课便从明日计”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示自己将准备明天要教的诗课,并希望朋友能够传承自己的诗歌之美。这既是对朋友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谊氛围。通过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