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逐人间戏剧游,却荒员峤旧沧洲。
别来白玉田应熟,会见黄河水倒流。
瑶草岂曾须雨露,琪花犹自阅春秋。
天庖剩有青霞液,幸洗孤怀万古愁。
【注释】
(1)寓兴二首:题下原有小注:“一作‘寄语西风休著意,为君吹散一池萍。’” 寄语西风:寄希望于西风。着意:指有意为之。一作“寄语西风莫著意”,意为寄希望于西风把飘浮的荷叶吹散了,以消除内心的愁思。
(2)员峤:《山海经》卷十三《西山经》:“员丘方三百里,在丹山西。”郭璞注:“员峤者,言其形如员而峭立也,或云是山名。”旧沧洲:指从前的沧洲。
(3)别来:自别以来。白玉田:指白水明田,即泾水、渭水的合流处。《汉书·沟洫志》载,泾水浊恶,渭水清美,两水会合后变为清水。故称合流处的水域为“白玉田”。熟:成熟。
(4)天庖:《淮南子·本经训》:“天根生地根,地根生黄神,黄神生玄冥,玄冥生元冥,元冥生宇宙,宇宙生气。” 青霞液:青红色的酒液,借指美酒。天庖剩有:犹言天庭剩下。天庖,谓天上的厨房,即太微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了他晚年对世事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感悟。
首句“偶逐人间戏剧游”写诗人闲适的心情与态度。诗人在尘世中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不图名利。他像戏剧中的演员一样,随着剧情的安排,时而沉溺于其中,时而又抽身而出,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人生的淡然。
第二句“却荒员峤旧沧洲”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岁月的回忆。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沧洲,那时他也曾像玉田一样,沐浴在阳光和雨露之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然而如今,他却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两句“别来白玉田应熟,会见黄河水倒流”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生长周期和规律,就像白玉田一样,经历了一段时间就会成熟。然而,他却发现黄河的水却在不断地倒流,这意味着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浮躁和冲动了。
最后两句“瑶草岂曾须雨露,琪花犹自阅春秋”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他认为无论是瑶草还是琪花,都不需要依赖外界的力量就能茁壮成长,它们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和强大。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既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也不留恋于过去的回忆,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应对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