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秋风实,丹砂夏日花。
何年安石国,不上指南车。

以下是对《兰》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首联:“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这句诗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林之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里的“兰生”指的是兰花的生长状态,而“馥馥吐幽香”则生动地表现了兰花的香气如何穿透林间,令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2. 颔联:“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这句诗表达了兰花虽被世人欣赏,却依然保持着它的本质,不被世俗所染。这里的“世”指的是世人,“赏”是指欣赏,“置”是指放置。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兰花虽被欣赏却不为其所动,依然保持其清雅之态的态度。

  3. 颈联:“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这句诗描述了兰花因无法得到适宜的雨露而失去了生长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它的根与株离开了原本生长的地方。这里的“雨露”指的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天时”则是指自然环境的适宜条件。整句诗反映了兰花在自然条件下的成长困境。

  4. 尾联:“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在冬天严寒和霜雪中的脆弱状态,以及可能受到的伤害。这里的“冬寒”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天气,“霜雪零”则是形容雪花覆盖的景象。“雕伤”则是指雕刻般的伤害,这里比喻了外界环境可能对兰花造成的破坏。

  5. 尾联:“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兰花在自然环境中绽放的赞美。这里的“林壑”指的是山林间的沟壑,是兰花生长的理想之地。“时至还自芳”意味着当合适的时机到来时,兰花仍然能够保持其芬芳。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兰花特性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失清雅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