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扶胥古渡边,惯听鸣雨散空川。
枕屏淅沥虚相聒,不似西林翠筱前。
【注释】
扶胥: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古渡:旧时渡口,水边。空川:指长江,因江水浩渺无边,所以形容声音宏大如从空中传来。淅沥:雨声。虚相聒(guō):相互喧闹。西林:西林寺,在扬州城内。翠筱(xiǎo xiǎo)前:西林寺后有一片竹林。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家乡听雨的情景。“我家”二字点明地点,说明诗人久闻其地,而此地正是古渡旁。“惯听”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和喜爱之情。次句写自己听雨的特点。“惯听鸣雨散空川”,意思是说诗人喜欢聆听雨打江面的声音,仿佛听到雨声在长江上空弥漫、回旋。“散”字既写出了雨声的宏大,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迈情怀。第三句是说自己家枕屏上听着淅沥的雨声如同互相喧闹一般。“虚”,虚设之意;“相聒”,相互喧闹。两句互文见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倾听雨声时的愉悦心情。尾句以“不似”一词作结,将西林寺后的翠竹与此处的淅沥雨声作了对比,表现出自己对西林寺前雨声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蜀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感受的小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