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凝寒午郁蒸,幽居何处兴堪乘。
东岩闻有栖禅侣,欲扣云关恨未能。
矩洲杂咏五十首,黄衷所作。其中一首为“清晓凝寒午郁蒸,幽居何处兴堪乘。东岩闻有栖禅侣,欲扣云关恨未能。”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作者介绍:
- 黄衷,字子和,明代广东南海人,弘治九年进士。他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等职务,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著有《海语》、《矩洲集》等。
- 诗句解读:
- “清晓凝寒午郁蒸”: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寒意,而中午时分,空气变得闷热。这里描绘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变换的感受。
- “幽居何处兴堪乘”:诗人在深山中居住,感到孤独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因此心情低落,缺乏前行的动力。
- “东岩闻有栖禅侣”:在东边的山岩上,诗人听说那里有一位修行的僧人,渴望能与他交流思想,寻找心灵的慰藉。
- “欲扣云关恨未能”:诗人想要叩击通往高远境界的云门,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如愿,表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遗憾。
- 关键词注释:
- 清晓:早晨的寒冷气息。
- 凝寒:形容早晨的气温低而寒冷。
- 午郁蒸:中午时分,空气闷热。
- 幽居:偏僻安静的住所。
- 东岩:山岩向东的地方。
- 栖禅侣:修行的僧人。
- 云关:通向高远境界的门或关口。
- 欲扣:强烈的愿望或欲望。
- 恨未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愿望。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深山中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寂寞、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之一。
黄衷的《矩洲杂咏五十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黄衷的艺术才华,也能够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