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高士韩双台,独把功名等草莱。
胸次悠然忘物我,聊呼童冠与徘徊。

【注释】:

关中:即关中地区,今陕西省中部一带。高士:高尚而有才能的人。韩双台:指唐朝诗人韩愈。韩愈字退之、孟山人,河南河阳(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宪宗时任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事触怒宦官,被贬为州刺史,后来官至吏部尚书。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文章风格。其诗雄浑豪迈,笔力遒劲;散文则峭拔矫健,锋利犀利。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愈一生著作甚多,有《昌黎先生集》。草莱:野草丛生的地方,比喻隐居之地。胸次:心胸。忘物我:忘却了物我之分。童冠:童子的帽子,借以表示年轻,也泛指年少之人。徘徊:徘徊不去。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韩愈不慕荣利,甘于淡泊。首句“关中高士”点出韩愈的身份和居所。“关中”,古时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代指长安(今西安);“高士”,是指品德高尚而才能出众的人。次句写韩愈志向非凡,他不屑做一般的功名之士。这两句是说,关中的韩愈,自视甚高,把功名看得很平常,认为它不如隐居山林一样。

后两句写韩愈心境宁静闲适,超脱尘世。“胸次悠然忘物我。”意思是说,韩愈心中很平静,没有杂念,忘却了自我与他人的差别,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恬淡平和的境界。“聊呼童冠与徘徊”,意思是说,韩愈就那样自在地呼唤童仆的帽子,随意徘徊着。这里用儿童游戏帽作为意象,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得之情。

整首七绝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充分表现了韩愈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