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所芳名只羡君,云端物表自精神。
韬光认作池中物,点眼愁惊壁下人。
韩愈门前唐室梦,孔明庐暖汉家春。
只因解负庖羲画,说到于今剩得亲。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的每句内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赞龙所号:赞美龙的称号或名称。
  2. 龙所芳名只羡君:比喻某人如龙一般,拥有非凡的名声,令人羡慕。
  3. 云端物表自精神:形容事物在云端之上,展现出其内在的精神和力量。
  4. 韬光认作池中物:把隐藏的能力视为平凡的水族生物,比喻深藏不露。
  5. 点眼愁惊壁下人:形容目光锐利,使人感到惊讶。
  6. 韩愈门前唐室梦:指唐代诗人韩愈,他的门庭象征着唐朝的梦想和辉煌。
  7. 孔明庐暖汉家春:诸葛亮(孔明)的草庐象征着汉朝的温暖和春天的到来。
  8. 只因解负庖羲画:因为能解开伏羲八卦中的谜题而得名,这里用来形容某人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能力。
  9. 说到于今剩得亲:直到现在,这个称呼仍然让人感到亲近和珍贵。

注释与赏析

  • 诗的第一句“赞龙所号”表达了对龙这一象征性力量的赞美,暗示着龙的崇高地位和强大力量。
  • 第二句“龙所芳名只羡君”进一步强调了龙的卓越品质,使得它成为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 第三句“云端物表自精神”则形容龙在云端之上,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 第四句“韬光认作池中物”可能暗指某些人虽然拥有才华,但却选择低调,不被外界所知。
  • 第五句“点眼愁惊壁下人”形象地描绘了目光锐利的人,能够让人感到惊讶和敬畏。
  • 第六句“韩愈门前唐室梦”提到韩愈作为唐代诗人的象征,代表着唐朝的文化和梦想。
  • 第七句“孔明庐暖汉家春”则是引用诸葛亮的故事,强调了他的智慧和对汉朝的贡献。
  • 第八句“只因解负庖羲画”指的是某人具备解开伏羲八卦之谜的能力,这种才能被视为稀有而珍贵。
  • 第九句“说到于今剩得亲”意味着这个称号或称谓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珍视和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龙的不同象征和特性进行描绘,展现了一种对强大和高贵事物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将龙的形象与古代文化和历史紧密联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怀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智慧和才能的推崇,以及对那些能够解开难题、解决问题的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