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何足道,遗迹尚传呼。 我愿鸡鸣起,孳孳为舜徒。
注释:
诗句:维摩室里散花人,写得江南第一春。 译文:在维摩室中,有一位仙女正在散花,她的舞姿如同江南的春天一般美丽动人。她的舞蹈仿佛将整个江南都染上了春的气息。 关键词解释: 1. 维摩室(Vihara):佛教术语,指佛陀为弟子们讲经说法的道场。 2. 散花人:仙女或女神,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3. 江南第一春:形容江南地区春天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全国最美丽的春天之一。 赏析:
正德中朝士上长沙相公诗: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被举荐为“翰林院侍读”时,给时任湖南巡抚的杨一清写的一首诗。 才名少与斗山齐,三考中书日已西。注释:我年轻时的才能和名声,还比不上斗山,但经过三次科举考试后,我终于成为朝廷官员,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 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注释:当我离开家乡回到京城时,看到湘江边的春草已经变绿了。鹧鸪鸟叫个不停
【题二马图】 前骑踏花春雨晴,后骑渡水春波明。 此中不是盐车坂,草软沙干自在行。 注释: 1. 前骑踏花春雨晴:前面的马踏在花丛中的雨水已经停了,春光明媚。 2. 后骑渡水春波明:后面的马渡过了清澈的水波,水面波光粼粼。 3. 此中不是盐车坂:这里并不是盐车行驶的山路,而是一片平坦的草地,草色柔软。 4. 草软沙干自在行:草地上的草柔软,沙地干燥,马匹可以自由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全诗如下: 题西山水尽头 双流决决鸣,石根失其一。 弃糠于此中,应从玉泉出。 注释: - 题西山水尽头: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位于西边的山水风景。题目中的“西”可能是指方位,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 双流决决鸣:描述了两条水流的声音。“决决”形容水流声响亮、清晰。 - 石根失其一:指水流冲刷石头,使得石头的一部分缺失。 - 弃糠于此中
以下是对《题梅月图 其二》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曾向维摩帐底看,散花天女不知寒。 黄昏瘦影谁同伴,只有青天白玉盘。 2. 译文注释: - 曾向维摩帐底看:曾在维摩诘的帐中观看。维摩诘,古印度高僧,以智慧著称。 - 散花天女:来自天界的女子,手持花朵洒落人间。 - 不知寒:天女的出现让人感到温暖,不觉得寒冷。 - 黄昏瘦影:描述在黄昏时分,身影显得特别消瘦。 - 只有青天
注释: 山中的僧人从空荡的水潭汲水,惊醒了两条龙。 百里之内都是云层蒙蒙的景象,三天的雨还是没有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山寺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