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蒙晓欲流,许多苍翠拥山头。
只高王气三千尺,争识仙城十二楼。
缭绕不知笙鹤冷,疏潇恍似洞庭秋。
岂同世上浮云薄,出没尘寰散未收。

【诗句释义】

一片空蒙的晨雾笼罩着大地,许多苍翠的山峦簇拥在山顶。只高耸入云的王气三千尺,争抢着去认那仙城十二楼。缭绕的云雾使人不觉笙鹤冷清,疏朗的秋日景色宛如洞庭湖上秋色。难道像世上浮云那样飘渺不定,来去无踪吗?

【译文】
清晨的烟雨蒙蒙一片,无数山峦苍翠拥聚于峰顶。只见一座高耸入云的王城,三千仞高傲地伫立在山巅。众多山峰争奇斗艳,争先恐后地展现其壮丽。缭绕不绝的烟雾令人感到笙鹤之冷清,仿佛是洞庭湖水波荡漾的秋天气息。这仙城与尘世的纷扰又有何异,它始终如一地屹立在那里,不曾离去。

【赏析】
“一片空蒙晓欲流”一句,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画面。诗人用“一片空蒙”来形容早晨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晓欲流”则形容了天空中的晨雾如同水流一般,弥漫在大地之上,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诗人通过“许多苍翠拥山头”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美丽。这里的“苍翠”一词,不仅描述了山上植被的颜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拥山头”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雄伟壮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只高王气三千尺,争识仙城十二楼”两句,则是对王城的高度和美丽进行了描绘。诗人用“三千尺”来形容王城的高度,让人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和威严。同时,“仙城十二楼”则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缭绕不知笙鹤冷,疏潇恍似洞庭秋”两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这里的“缭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疏潇恍似洞庭秋”则将环境氛围与洞庭湖的景象相联系,让人不禁联想到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汝州八景之一的崆峒烟雨进行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