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庭几千载,燬矣仍复新。
大哉吾夫子,天地与俱存。
不有干霄木,何以表圣门。
况兹手亲植,年所夸先秦。
彼五大夫者,安敢窥其群。
龙姿阅冬秀,翠盖当夏屯。
对取乾坤象,旋成左右文。
云胡困回禄,烈焰起夜分。
顾此亦数耳,荣枯夙所闻。
九泉无曲处,春意施必均。
吊灾阻修道,东望日几巡。
本深末还葴,天定终胜人。
再挺岁寒标,龟凫让嶙峋。

【注释】

手植桧:植指种植,桧是一种树名,这里指种下桧树。次韵:即用原诗中的韵脚押韵。

庙庭几千载,毁矣仍复新:庙堂庭院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已经毁坏了又重新修好。

大哉吾夫子,天地与俱存:伟大的先生啊,他的存在与天地一样长久。

不有干霄木,何以表圣门:如果不种下一棵高大的松树,怎么能表示出圣门的伟大。

况兹手亲植,年所夸先秦:何况是我亲手栽下了这棵桧树,它的价值超过了古代的任何树木。

彼五大夫者,安敢窥其群:那些五大夫们,他们怎敢窥探我栽种桧树的行列。

龙姿阅冬秀,翠盖当夏屯:如同神龙般的姿态在冬天展现出美丽,绿色的树叶在夏天遮挡住阳光。

对取乾坤象,旋成左右文:面对乾坤的景象,很快形成了左右对称的文字。

云胡困回禄,烈焰起夜分:怎么就遭受到了火灾,烈火在夜晚烧起。

顾此亦数耳,荣枯夙所闻:但这只是众多灾祸中的一件罢了,这是自古就有的自然规律,荣耀和衰落都是自然现象。

九泉无曲处,春意施必均:九泉之下没有阴暗之处,春天的气息必然会洒满大地。

吊灾阻修道,东望日几巡:我在这里哀悼灾难并阻止修行之路,每天站在东边眺望太阳。

本深末还葴,天定终胜人:根基深厚却最终败亡,这是上天的安排终究会胜过人的。

再挺岁寒标,龟凫让嶙峋:再次挺立在岁寒之中,就像乌龟和仙鹤一样,让山林中的岩石都显得嶙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桧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前途的悲观。

首联“庙庭几千载,毁矣仍复新”,是说庙堂庭院经历几千年的变迁之后,虽然被摧毁了却又重建起来。这一联以古喻今,暗讽了南宋王朝覆灭的残酷现实。诗人以桧树之“毁”喻国运之“毁”,以桧树之“复新”喻国运之“复新”。诗人通过对桧树生长历程的描绘,寄托了深沉的忧愤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颔联“大哉吾夫子,天地与俱存”,是说伟大的先生存在与天地一样长久。诗人将“夫子”比作永恒的存在,表达出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颈联“不有干霄木,何以表圣门”,是说如果没有一棵高大的松树作为象征,如何能够表示出圣门的伟大呢?这一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桧树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诗人以桧树之“高”、“壮”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坚定信念。

尾联“春意施必均,吊灾阻修道”,是说春天的气息必定会洒满大地,而吊祭灾厄、阻挡修行之路的人只能望着天空。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可奈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桧树的生长过程的描绘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桧树为象征,通过咏桧抒怀,寄托了深沉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