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芙蓉减障屏,梦中云物认朱明。
铁桥十月梅花动,何得麻姑白鹿行。

谁为芙蓉减障屏,梦中云物认朱明。
铁桥十月梅花动,何得麻姑白鹿行。

译文:
是谁在秋天的早晨,为我遮挡了那如画的屏风?梦里仿佛看见了远方的云和景物,它们似乎在告诉我春天即将到来。铁桥上的梅花在寒露中绽放,那么冷的天气却无法阻止它盛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麻姑和白鹿。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与自然景观的互动,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自由的情感态度。首句“谁为芙蓉减障屏”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被一片如芙蓉般清新的景色所包围,仿佛有某种力量在无形中为他屏蔽了外界的喧嚣。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敏感和珍视,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第二句“梦中云物认朱明”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画面,诗人在梦中似乎能够辨识出季节的变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循环和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铁桥十月梅花动”则通过对比铁桥上寒冷的冬日与梅花不畏严寒的美丽盛开,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梅花动”,既指梅花在冬日中依然坚韧地开放,也隐喻着诗人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末句“何得麻姑白鹿行”则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似乎在说诗人希望能有机会追随传说中的麻姑或白鹿,去往一个更加自由或神奇的地方。这不仅是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超越,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特有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注释:

  1. 芙蓉:荷花的美称。
  2. :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想象中的情境。
  3. 朱明:指春天,这里用来象征新生和希望。
  4. 铁桥:通常指铁索桥梁,可能位于北方,因铁材不易受寒而显得温暖。
  5.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可能指的是仙境或是精神上的自由。
  6. 白鹿: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仙兽,常与仙人或仙境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