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清酒如郁金,主人长跪留客斟。
客行欲饮迫程限,不饮伤此主人心。
春花烂漫遍山壑,把酒浇花殊不恶。
客还有酒应留连,只恐山花已零落。
【解析】
此诗作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作者时任崇安令,因见山花已开,故作此诗。诗人在《答李处士书》中曾言:“余尝谓文章之工拙,固未易以浅深论也。”可见,本诗并非浅陋之作。全诗结构严密,首尾呼应;遣词造句,洗炼自然;意象丰富,意境幽美,堪称佳作。
崇宁:北宋神宗年号(1068-1106)。清酒:指清澈甘醇的美酒。郁金:一种香料名。这里比喻崇宁清酒色如郁金。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而跪。留斟:请客人喝酒。不饮伤此主人心:如果不喝这杯清酒,就辜负了主人的盛情。主客之间相互敬让,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俗。春花:此处指春天盛开的山花。烂漫:形容花开得非常旺盛。把酒浇花殊不恶:将酒浇在鲜花上,别有一番情趣。殊:特别。
赏析:
开头两句,先描写主人为留客而殷勤劝酒的情形。崇宁县的清酒像香气浓郁的郁金香一样,主人恭敬地跪下身子,请客人喝酒,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敬和热情好客之情。“长跪”二字写出主人的谦恭和尊重。
中间四句,写客人欲饮酒而又不能饮酒的情况。因为客人要上路了,不能逗留太久,时间一长,就会误了行程。所以客人虽然很想喝酒,却不得不婉拒了主人的好意。
后四句,写主人送走客人后,仍念念不忘客人,担心客人离去后,山上的鲜花凋谢了,再也不能欣赏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为挽留客人而盛情劝酒的情景,以及客人因旅途繁忙而婉拒主人好意的情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尊老爱幼、尊客重礼的良好风尚和淳朴民风。诗人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惜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