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旌缥缈拂晴氛,骊唱声催曙色分。
暂向甘泉辞法从,遥看闽海颂神君。
刺桐花醉清源雨,荔子香蒸紫帽云。
此际正宜闲草牍,倘因南雁一相闻。
【诗句解释】
- 贡江山知泉州 - 意为通过贡品和山名来知晓泉州,这里的“贡”可能指的是进献、奉献之意。
- 霓旌缥缈拂晴氛 - 描述的是天空中飘扬的彩虹旗帜(霓旌)轻轻拂过晴朗的天空和云雾。
- 骊唱声催曙色分 - 骊歌的声音催促着黎明的到来,把曙光分成两半。
- 暂向甘泉辞法从 - 暂时告别法律,表示放弃或离开司法职务。
- 遥看闽海颂神君 - 远远地看到闽海(今福建地区)对神明(皇帝)的赞颂。
- 刺桐花醉清源雨 - 用“刺桐花”来形容清新的雨水。
- 荔子香蒸紫帽云 - 用荔枝的芬芳比喻紫色的帽子般的云朵。
- 此际正宜闲草牍 - 此时正是适合静下心来处理公文的时候。
- 倘因南雁一相闻 - 希望通过南来的大雁,能听到我的书信。
【译文】
我来自贡城,知道泉州。
彩虹旗帜在天空中飘浮,轻轻地拂过晴朗的天际和云层。
暂时告别了司法职责,远方看着闽海歌颂的神君。
用刺桐花形容那清新的雨水,而荔枝的芬芳仿佛是紫色的帽子覆盖着的云朵。
此刻最适合安静地处理公文,如果有幸的话,可以通过南来的大雁传递我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泉州的热爱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地点为泉州,然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彩虹旗在晴朗的天空中飘动,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法律的暂时远离,以及对闽海神君的赞美。
第三句“刺桐花醉清源雨”和第四句“荔子香蒸紫帽云”都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最后一句“此际正宜闲草牍”,则传达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寓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