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𦪢滥时髦。
十年重下徐生榻,千里深怜范叔袍。
薇省春风依泽国,夏门朝雨泛江皋。
未能京兆随飞驾,短舸长波心自劳。
【解析】
题中“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𦪢滥时髦”两句,是诗人对老师金存庵当年教学生涯的回顾;“夏门朝雨泛江皋”句,是诗人对自己在老师教诲下学习生活的写照。
【答案】
(1)“闽海初开丈席高”一句,用典,《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年轻时隐居东山,后出仕为官。谢安常说:“我与子侄辈讲论此事,已觉有些疲倦了。”后来谢安出任豫州刺史,谢安到建康(今南京)后,特地在谢安故居前开辟一块空地,筑室而居。“丈席”指谢安故居。“高”字点明此处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2)“执经扬𦪢滥时髦”一句,用典,《论语·阳货篇》载: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朱熹注云:“夫子之言,所以教人者至详也,其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者,则以《诗》之为功大也。其所以事父者,则能尽其孝而已矣;其所以事君者,则能致其忠而已矣;其所以观者,则能见天下之理而已矣;其所以群者,则得其所以和同天下之道理而已矣;其所以怨者,则能见天下之所以不义而已矣。”朱熹注此句时,用到了上述典故。这里用“扬𦪢”二字,意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3)“十年重下徐生榻”一句,用典。“徐生”,即徐稚,西汉末年著名隐士。《后汉书·逸民传·徐庶》:“少有俊才,游于三辅。……会黄巾贼起,州郡并阻兵,皆欲陷逐,唯徐庶闭门不纳,遂弃妻子,逃至荆州依刘表……”据《太平御览》引《徐庶别传》记载:徐庶在刘表府中任军谋祭酒,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并说:“方今天下大乱,元直不图大事,当与我俱适小国反覆邪?”徐庶答云:“汉室倾颓,群雄窃命,逐鹿天下,非一人所能定也。吾正欲乘间求其羽翼,以为国辅,岂可令老兄独据英雄耶!”可见徐庶是一位很有见识的隐士。“榻”,指床。这句的意思是,十年之后,徐稚又回到床上来休息了。这里暗含的意思,就是老师已经辞官归田,不再做官了。
(4)“千里深怜范叔袍”一句,用典。“范叔”,即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吴灭越后,范蠡与西施一起入越为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吴国。范蠡认为越王能够称霸中原是因为自己辅佐之功,于是功成身退,改名换姓,不知所终。“范叔袍”,指范蠡的披风。这里借指老师。“深怜”一词表示非常怜悯。这一句的意思是:我非常怜惜范蠡先生当年离开越国时的那份惆怅。
(5)“薇省春风依泽国,夏门朝雨泛江皋”两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薇省”,即微官,泛指小官。“春”字在这里指代春天,“夏门”指夏天的港口。“夏门”,指夏口,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市。“泛江皋”,意思是泛舟江边。这里暗指作者当时处境十分困窘。
(6)“未能京兆随飞驾”一句,用典。“京兆”,指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古时候皇帝居住的地方。“飞驾”,即御驾,指皇帝的车驾。“短舸长波”,“舸”是船的意思。“心自劳”,指内心感到不安。这一句的意思是:我还没有能够随驾前往京城长安,内心感到很不安。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师生情谊,颔联写学生感念老师的教诲之恩,颈联写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尾联写学生内心感受,表达了学生对老师一片赤诚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