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有孤松,阅历几千载。
根节固铁石,枝柯蔼幢盖。
华姿沃以青,四序不迁改。
山深无鸟雀,天际闻竽籁。
我欲茇其下,骋视风尘外。
缥缈怀沧洲,逶迤阻瀛海。
地远不易到,扁舟欲何待。

【注释】

  1. 孤松:指古松。
  2. 阅历千载:历经千年岁月。
  3. 根节固铁石:根深如铁,石坚如石。
  4. 华姿沃以青:枝叶繁茂,四季常青。
  5. 四序(xù):一年四季。
  6. 天际闻竽籁(yú lài):远处听那管乐声悠扬。
  7. 沧洲:大海中的小洲。
  8. 逶迤阻瀛海:弯弯曲曲,阻碍了通往瀛州的路途。
  9. 地远不易到: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10. 扁舟:小船。
    【翻译】
    北山中有棵古松,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它的根如同铁铸石坚,枝干茂盛犹如伞盖遮天。它四季青翠,无论春夏秋冬都保持生机勃勃。深山里不见鸟雀飞翔,但能听见远处传来的管乐声悠扬。我真想在这树下安家,在风尘之外尽情观赏。
    我心向往那遥远的沧洲,曲折迂回的路途让我感到困难重重。虽然路途遥远且艰难不易到达,但我仍然想乘着船儿前往。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美好憧憬。前六句描写孤松,后六句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北山有孤松”,点明地点和时间。“阅历几千载”表明这棵树生长的历史之长,也暗示出作者对此树的感情之深。二、三两联分别描绘古松的根节坚固如铁,枝叶繁茂苍翠欲滴,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华姿沃以青”,形容古松四季常绿;“四序不迁改”,说明无论春夏秋冬,古松始终郁郁葱葱。四、五两联写古松所在之深山幽谷,远离尘嚣,听不到鸟鸣虫叫,只闻远处悠扬的管乐之声。“我欲茇其下,骋视风尘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之情。六、七两句写诗人想象中的隐居之地。“缥缈怀沧洲,逶迤阻瀛海”,是说诗人心中向往的沧洲地势高耸入云,曲折迂回,难以到达;“地远不易到,扁舟欲何待”,是说即使能够到达,但路途遥远,难以停留,所以诗人只能乘着小船,期待未来的到来。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