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
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
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
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

【注释】:

华不注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历城县西北三十里处。《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八引《一统志》:“华不注山一名华公山。”

历城贵君:指李邕。李邕曾官至北海(今山东潍坊)郡太守。

游:游览。

参错阴晴望更妍:参错,交错。阴晴,天气变化。妍,美好。

笋株:竹笋。青戛戛(jiá jiá):形容竹笋的青色明亮、挺拔。

小舒莲瓣净娟娟:形容莲花的花瓣洁白、美丽。

争:争相攀援。危石:险峻的岩石。

幽感:幽寂的感受。触暗泉:触动了山中的泉水。

小舆:小车。

平悬:高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历城华不注山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华不注山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游览时的感受和心情。

首联“历城贵君招游华不注是日轻阴微雨”描述了诗人被李邕邀请游览华不注山的情景。李邕是唐代著名文人,曾任北海郡太守,与诗人王维关系密切。此次游览是在阴雨天进行的,为下文描写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韵味。

颔联“孤峰冷插晚秋天,参错阴晴望更妍”进一步描绘了华不注山的独特景观。孤峰冷插指的是山峰高耸入云,孤傲而冷峻;参错阴晴则是描述阳光和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使得山峰更加美丽动人。这两句诗通过对山峰、阳光、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华不注山的壮丽和秀美,让人陶醉其中。

颈联“独涌笋株青戛戛,小舒莲瓣净娟娟”则具体描写了华不注山的植物景观。笋株指的是竹子,这里用“独涌”来形容竹子生长得十分茂盛;莲瓣则是莲花的花瓣,这里用“小舒”来形容其形态优美、清新脱俗。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华不注山的植物景观展现得生动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尾联“游情一往争危石,幽感频生触暗泉”表达了诗人对华不注山的喜爱之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愿意与山水共存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最后两句“醉上小舆归路暝,高低崖壑看平悬”则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愉悦心情。他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华不注山的美景,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华不注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