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
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
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又赋伤心行 其十四》。
诗句释义:
-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亦香”:这里的“哆”可能是指一种工艺或技能,而“形似”则表明这种技艺与外表相似。这里的“名存”可能是指名声或者声誉,“骨亦香”则表达了尽管名声可能被忽视,但这种技艺的价值仍然值得珍惜。
- “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技艺(指某种技能)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而不是仅仅因为某人的姓氏或者名字而被人们所忽视。这里强调了技艺本身的价值,不应该被轻视。
-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这里的“历下琅琊”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或事件,而“盲编腐史长”则意味着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被后人编写成书,但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过时或者不再具有真实性。这里可能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评价,认为它们可能已经被过度解释或者夸大了。
- “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岁月,我们仍然可以选择继续享受生活,不必过分担心未来的事情。这里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译文:
俗哆工形似名存骨也香,只应署姓氏,端可废文章。
历下琅琊在盲编腐史长,茫茫千万载但饮又何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技艺和历史的评价。他认为技艺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而不是仅仅因为某人的姓氏或者名字而被人们所忽视。同时,他也批评了一些历史文献可能已经被过度解释或者夸大了。然而,他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认为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