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从荡涤,华夏惬依归。
海岳趋戎马,星辰上衮衣。
舜文千载治,汤武一时威。
运抚乾坤永,明扬日月辉。
山陵今窅漠,寝殿故霏微。
蝼蚁空瞻拜,神龙仰奋飞。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其内容如下:

谒孝陵有作用子美昭陵韵
烽火从荡涤,华夏惬依归。
海岳趋戎马,星辰上衮衣。
舜文千载治,汤武一时威。
运抚乾坤永,明扬日月辉。
山陵今窅漠,寝殿故霏微。
蝼蚁空瞻拜,神龙仰奋飞。

注释:

  1.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这里指战争或战乱。
  2. 华夏: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也常用来代指中国。
  3. 海岳:高山和大海,常用以象征国家。
  4. 戎马:指战争用的马匹。
  5. 星辰:天上的星星,常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或者皇帝的地位。
  6. 舜文:指《书经》中的《尧典》,舜帝时的政治治理。
  7. 汤武:商朝末年的两个君主,一个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汤,另一个是周朝的第一任君主武王。
  8. 运抚乾坤:意思是统治天下、管理宇宙万物。
  9. 日月辉: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常用来比喻光明和正义。
  10. 山陵:指墓地,这里特指孝陵。
  11. 寝殿:帝王的宫殿,这里指的是皇帝的陵墓。
  12.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13. 神龙: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着高贵和权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孝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描写,通过对比战争的硝烟与和平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首联“烽烟从荡涤,华夏惬依归”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国家再次归于平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欣慰之情。颔联“海岳趋戎马,星辰上衮衣”则通过对比战争时期的紧张气氛和战后的祥和,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的同情。颈联“舜文千载治,汤武一时威”则通过对历史上圣明君主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尾联“山陵今窅漠,寝殿故霏微”则通过对陵墓和宫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辉煌的怀念。全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