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龙迤逦下红门,胜槩真称地势坤。
白日尘沙行处少,紫垣星斗望中尊。
千年古木疑无路,百里平畴别有村。
西接太行东到海,群峰罗列万牛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 行龙迤逦下红门,胜槩真称地势坤。
- “行龙迤逦”形容道路蜿蜒曲折,如同龙一般蜿蜒而行,形象生动。
- “下红门”指的是诗人到达陵墓所在地,红门可能是指红色的门楼或者陵墓的入口,给人一种庄重、神圣的感觉。
- “胜槩”(kuài)意为“景象”,形容陵墓周围的景色非常美丽。
- “坤”是八卦之一,代表地,这里用来比喻地势之广袤。
- 白日尘沙行处少,紫垣星斗望中尊。
- “白日尘沙”形容阳光明媚,但地面上的尘土却很少,可能是因为陵墓所在之地较为干净整洁。
- “紫垣”指紫色的门墙,古代帝王的陵墓往往有精美的宫墙,这里用来形容陵墓的华丽和庄严。
- “星斗”指天空中的星星和北斗,常用以形容夜空的美丽。
- “望中尊”意味着在远处就能感到尊贵和崇高,可能是因为陵墓所在的地势高耸入云,让人感到敬畏。
- 千年古木疑无路,百里平畴别有村。
- “千年古木”表示这片土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 “疑无路”意味着这些古老的树木生长得如此繁茂,以至于似乎找不到通往它们的路。
- “百里平畴”形容这片土地宽广平坦,一望无际。
- “别有村”表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还有其他不同的村落或地方,给人以惊喜和发现的感觉。
- 西接太行东到海,群峰罗列万牛奔。
- “西接太行”指陵墓位于太行山的西边,太行山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之一。
- “东到海”说明陵墓的位置靠近海边,可能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要地。
- “群峰罗列”形容山峦重叠,峰回路转的景象。
- “万牛奔”用来形容山势的雄伟壮观,好像成千上万头牛正在奔腾前进。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行龙迤逦下红门,胜槩真称地势坤。
白日尘埃少行处,紫垣星斗望中尊。
千年古木疑无路,百里平畴别有村。
西接太行东到海,群峰罗列万牛奔。
这首诗通过描绘陵墓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地形的描述,展现了陵墓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壮丽的自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