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字用拙号青山父梧官中书舍人先生生于官舍儿时辄对语惊人父罢官卒于家兄某尽废所遗橐中金走客京师不知其死所先生奉母至孝抚兄孤踰于已出衣食相有无里中俱称先生义至高既绝意仕进唯与故人先宾父杨伯翼闻隐鳞诸先生论诗过从不间风雨诸先生俱兄事之时余文敏公以祭酒在里门重先生风格与定交将为先生起隐居湖上如奉戴安道适公入相薨于官未果后余长公将以门资补官因重父交请得奉先生同游京师先生窃念谓可因觅兄丧即与同往至京师闭门扫席绝不通辇下人惟所交屠田叔先生长公子生超三人相与赋诗都下竞传写即所谓蓟门倡和诗是也先生独间行遍求兄遗骨所在竟得诸寺庑中题识宛然先生哭之恸即日载其柩归长公为治装先生既垂老家屡空意怡然也与先宾父先生交更深宾父垂没属其子丰曰吾死后必岁奉蔡先生谷十石终其身是岁丰以遗命致谷先生坚却不受曰吾无以报亡友地下且君家设有不继是重负先人之命也不若自今日辞之以善故人始终闻者绝叹服时屠田叔亦罢二千石归因招先生使移家其邻幽居里名曰乾溪里中人尽称为乾溪孔子适比邻失火望者俱惊曰是不近蔡夫子居耶火及门风反先生所居宴然年七十偶得微疾即自尅死期闻隐鳞先生过与诀曰若先生今日此中可无愧怍先生笑曰故人知我者至期尽召家人起坐曰伯翼待我久可以行矣遂瞑此外无他语其与朋友为死生若此子起白亦能诗录先生遗集十卷藏于家初屠田叔尝过先忠毅公客四坐或问蔡子行近诗何句最佳田叔曰蔡诗若草绿鹅儿喜天清鹳侣高真不亚杜陵也先忠毅公亦时时诵之
生卒年:?-?
蔡学用
查阅内容
【注释】 秋分夜作:在秋天的夜晚所作的诗。 竹舍:茅屋或草棚之类的住所。清:寂静。水:指流水声。依:傍,倚靠。鸟鹊:喜飞的鸟,即喜鹊。群:成群。 月兼天更朗:明亮的月光普照大地。兼:包含,包括。天更朗:天空更加明亮。 斗酒:一升酒。关飞动:酒杯里的酒随着动作而晃动。绳床:用绳子编成的床,也称为“簟”,是古人用来坐卧的竹制家具。属倦勤:因疲倦而懒于工作。属,通“嘱”。 老身:老年的人、老人。贪自逸
【注释】 小阁,指书斋。阴,暗。卧,躺。闲门,指书房的后门。霁(jì),雨止天晴。扃(jiōng),关闭。柳,柳树。齐,整齐。娇鸟翼:形容鸟儿翅膀细长优美。藤屈,指藤蔓弯曲下垂。古虬形,古藤像龙一样盘旋蜿蜒。云势,云雾。奔林黑,云气翻涌在树林中形成黑色的景象。天容,天空的样子。瞰圃青,从高处看田野一片青色。北窗,书房北面的窗户。有待,有所期待。消暑恣沈冥,消暑尽情沉醉于其中。 【赏析】
【注释】 命酒篇:即《命酒行》。命酒,古代一种宴请宾朋、酬酢亲友的礼节性活动。命酒行,即命人举杯行酒,以助饮兴。 不轻有:不要轻视自己,要自尊、自重。 鸣钟飧太仓:指在官府中任职,俸禄丰厚。鸣钟,形容声闻远扬;飧(sūn)太仓,食粮充足。 焉能乞食向黄口:怎么能向小孩讨饭呢? 伸腰醉卧三十春:指在官任上为官三十年。 著:《诗经·魏风·硕鼠》有“嗟我乎无禄”句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写“衰柳”在深秋中依然茂盛,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颔联通过视觉描写,写衰柳的枝叶被风摧折,飘落沙草上,长条被风吹断挂在竹枝上的情景。颈联写寒鸦栖宿在残败的树梢之上,黄昏里,雀儿在空寂的烟云中鸣叫。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凄凉景象,感到霜气逼人,更加怀念汉宫旧事。 “九秋芳尽歇,衰柳家家同。” 注释:九秋时节芳草已尽凋零,家家门口都是一片衰柳。 赏析
【诗句释义】 1. 月色秋偏霁:月色偏于秋天的晴朗。霁,天晴、雨停等现象。 2. 中宵鉴客孤:深夜时对着镜子照见自己的孤独。中宵,深夜,即子夜。鉴,照镜,此处指“对镜”。客,指自己的影子,也指诗人。 3. 无心酣白堕:无心去喝酒消愁。白堕,古地名,今河北省唐山市,唐代诗人李白曾居此,因喜饮而出名,后称嗜酒之人为白堕。这里泛指饮酒。 4. 不为惜青蚨:不想吝惜金钱。青蚨,古代一种钱币名,形如铜钱
注释: 1. 坐觉当檐白,巡看满径清。 坐在这里,只觉得屋檐下一片雪白;抬头望去,只见院子里的小路也一片雪白。 2. 兔圆犹寂历,虫急更分明。 兔子圆圆的,依然安静;虫子急急忙忙的,更显得清晰可见。 3. 晚岁凭谁得,哀吟只自成。 到了晚年,谁能给我什么帮助呢?我只能自己悲伤地吟诗。 4. 乾坤意何极,搔首暮寒生。 天地之间的意蕴,究竟有多远呢?我不禁搔头,感到暮色中的寒冷。 赏析:
【注释】 万里:一作“千里”。中秋:即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月:指月亮。披衣强自看:披衣,穿好衣服。强:强迫;勉强。 即教:就教。人意满:人心意满足。即:就是。 难放:不能放下。客愁宽:客人的愁情得以缓解。 朔气侵:北风刮过。榆柳:榆树和柳树。 清辉:明亮的月光。动:惊动。 遥思:思念。故园:故乡。夕:傍晚。 亦:也。此:这(此处特指“客愁宽”)。阑干: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中秋月怀乡之作
元福宫的古松 秋天的景色渗透进森林,苍劲的松树高到有十围那么大。 风吹过它通达碧绿的殿顶,阳光照耀它保护朱红色的门扉。 惨白色的蛟螭在斗,深山中虎豹在躲避归途。 回望玉台,一片洁净,差近五烟飞。 注释: 1. 元福宫:位于北京故宫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2. 秋色入林古:秋天的气息融入森林之中。 3. 苍松并十围:形容苍松高大如十围那么粗。 4. 含风通碧殿:风吹过,可以吹进碧绿的宫殿。 5.
腊月廿二日闻雁有感 春去冬未了,孤鹤向北飞。 过眼风云变,经心气候移。 怪其千里翼,却取众人怜。 赏析: 诗中描述了腊月时的景象与雁的迁徙情况。通过描写腊月的颜色和天气变化以及孤独的大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同时,大雁南飞的行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哲学思考
注释: 1. 出谷尘容暗,投林爽气滋:出走山林,尘土覆盖了容颜,清新的空气中充满了生命力。 2. 云迷人未到,路熟马先知:虽然云雾缭绕,但马匹却能准确找到道路。 3. 为访三支窟,因看四照枝:是为了探访三支寺的石窟,顺便欣赏四周的风景。 4. 金绳历可辨,随喜任吾期:金色的绳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可以分辨出来,随心所欲地去享受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出谷尘容暗
相关推荐
杨璿是明代的诗人。 杨璿是福建道南杨氏的后代,其家族背景深厚,属于南宋福建将乐县人。他是宋代著名学者杨时(龟山先生)的第四代曾孙,杨年建在《杨氏命脉回溯》中记载有他的子杨应和弟杨瑾。杨璇还有一位弟弟字德辉,但具体的生平事迹没有详细记载
明真定府宁晋人,字天章。 曾从韩邦奇、湛若水问学。 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监察御史、巡按河南。 以言事与扬爵等同系狱,罢归。 居家教授、修学庙、置膳田,设义学,行乡约,人称洨滨先生。 有《洨滨语录》、《洨滨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