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
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
坐久身心间,禅镫半明灭。
既远红尘网,复遇青莲舌。
相与谈空空,性真亦了彻。

这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

  • 注释:一旦进入那清凉的境界,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 译文:一旦进入那凉爽的境地,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2. 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 注释:山深时云气浓厚,松树茂盛时月光斑驳。
  • 译文:山间云气浓厚,松树林中月光斑驳。

3.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

  • 注释:烦躁之时,涧水之风吹拂着;寒冷之中,崖壁之上白雪纷飞。
  • 译文:心烦意乱时,涧中之风带来清凉;寒冷之时,崖壁上的积雪更显清冷。

4. 坐久身心间,禅镫半明灭。

  • 注释:久坐于山林之间,身心渐觉安宁;禅灯闪烁不定,时而明亮,时而昏暗。
  • 译文:久坐林下,心灵渐渐归于宁静;禅灯忽明忽暗,时有时无。

5. 既远红尘网,复遇青莲舌。

  • 注释:远离尘世的纷扰,再度遇见了佛祖的教诲。
  • 译文:远离世俗的诱惑,再次听到了佛法的智慧之声。

6. 相与谈空空,性真亦了彻。

  • 注释:彼此谈论空的本质,明白了真正的本性。
  • 译文:我们共同探讨“空”的含义,最终理解了本性的真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比“炎”与“凉”、“热”与“静”、“尘世”与“佛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成长。诗人在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会到了佛法的智慧,实现了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