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
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
坐久身心间,禅镫半明灭。
既远红尘网,复遇青莲舌。
相与谈空空,性真亦了彻。
这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
- 注释:一旦进入那清凉的境界,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 译文:一旦进入那凉爽的境地,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2. 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 注释:山深时云气浓厚,松树茂盛时月光斑驳。
- 译文:山间云气浓厚,松树林中月光斑驳。
3.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
- 注释:烦躁之时,涧水之风吹拂着;寒冷之中,崖壁之上白雪纷飞。
- 译文:心烦意乱时,涧中之风带来清凉;寒冷之时,崖壁上的积雪更显清冷。
4. 坐久身心间,禅镫半明灭。
- 注释:久坐于山林之间,身心渐觉安宁;禅灯闪烁不定,时而明亮,时而昏暗。
- 译文:久坐林下,心灵渐渐归于宁静;禅灯忽明忽暗,时有时无。
5. 既远红尘网,复遇青莲舌。
- 注释:远离尘世的纷扰,再度遇见了佛祖的教诲。
- 译文:远离世俗的诱惑,再次听到了佛法的智慧之声。
6. 相与谈空空,性真亦了彻。
- 注释:彼此谈论空的本质,明白了真正的本性。
- 译文:我们共同探讨“空”的含义,最终理解了本性的真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比“炎”与“凉”、“热”与“静”、“尘世”与“佛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成长。诗人在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会到了佛法的智慧,实现了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