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倒映影澄鲜,流尽落花自静便。
可怪南风还学步,鳞鳞吹皱水中天。

春去后,游留园八首

楼台倒影澄鲜,流尽落花自静便。

可怪南风还学步,鳞鳞吹皱水中天。

【注释】:

  1. 春去后:春天过去了,指暮春时节。
  2. 楼台倒映:即楼台上的景物倒映在江中。
  3. 澄鲜:清澈明亮的样子。
  4. 自静便:自然安静。
  5. 可怪:觉得奇怪。
  6. 南风:暖风吹来。
  7. 学步:像人一样走路,这里比喻南风轻轻吹拂水面的动作。
  8. 鳞鳞:波纹状,形容波浪起伏的状态。
    【赏析】:
    《春去后游留园》为明代王稚登的一首绝句。诗中通过描写楼台倒映和水波涟漪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楼台倒映影澄鲜”,描绘了楼台在江面上的倒影如同清澈明亮的珍珠般闪烁着光芒。这一句以楼台的倒影为切入点,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好与生机勃勃。
    次句“流尽落花自静便”,则将视角转向了江面的流水。诗人观察到,尽管落花已经飘散殆尽,但江水依然潺潺流动,自有其宁静之美。这句诗通过对江水流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可怪南风还学步”,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一种巧妙比喻。这里的“南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而“学步”则是指它轻轻地吹动水面,形成波纹。诗人用“可怪”一词来形容这种自然现象,既表现出了惊讶之情,又体现了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欣赏。
    末句“鳞鳞吹皱水中天”,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观察到当南风轻轻吹拂时,江面会泛起层层涟漪,仿佛要将天空都吹皱了一般。这句诗意蕴丰富,既表现了南风的力量感,又赋予了江水以灵动之态,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对楼台倒影、江水流淌以及南风吹拂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