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桃叶渡,谁在木兰艭。
人面宜倾国,仙台望隔江。
几家明照水,一路笑当窗。
雨点枝三两,风情燕一双。
未随流浪去,可为夕阳降?
与惜芳园晚,无言秉夜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五绝。下面是逐句翻译:

  1. 春归桃叶渡,谁在木兰艭。
  • 春天回到了桃花渡口,是谁乘着木兰船?
  1. 人面宜倾国,仙台望隔江。
  • 美人的容颜足以倾国倾城,我眺望仙台却只能看到江对岸。
  1. 几家明照水,一路笑当窗。
  • 有几家人在明亮的月光下照耀水面,一路上有笑声伴随着他们。
  1. 雨点枝三两,风情燕一双。
  • 雨点滴落在树枝上只有两三滴,燕子成双飞舞。
  1. 未随流浪去,可为夕阳降?
  • 我不愿意随波逐流,但愿意成为夕阳的一部分吗?
  1. 与惜芳园晚,无言秉夜釭。
  • 我们共同珍惜这个美好的夜晚,无需言语,就一起抱着夜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图。首句“春归桃叶渡,谁在木兰艭”带出了时间背景,春天回到了桃花渡口,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第二句“人面宜倾国,仙台望隔江”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人面宜倾国形容女子美貌,仙台望隔江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理想的向往之情。第三四句中的“几家明照水,一路笑当窗”,展现了宁静和谐的景象,人们在明亮的月色下照亮自己的家园,一路欢笑着行走。第五六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随波逐流,愿意成为夕阳的一部分,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也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与惜芳园晚,无言秉夜釭”,则是对前文情感的延续和升华,共同珍惜这个美好的夜晚,无需言语,就一起抱着夜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温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