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注释】

甲戌:宋孝宗淳熙十三年。酹江月,词牌名。湘天:指洞庭湖。有情山水、物情岁月:指美好的山水景物。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意为守护着美人和香草(比喻贤人君子),比江湖上落魄的游子还要幸福。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意思是吹笛打鼓填词,用船篷载酒,往来于烟雾缭绕的国家之间。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意为并不是遵守纪律,而是感觉自己像过客一样不自由。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意思是眼前景致是红叶落在高楼,黄花飘落小院,两人对坐饮酒,可以忘却忧愁。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意思是一种秋风吹来的感觉就像命运注定一样,记得去年的今天。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意思是连皇帝的恩典都不够用,何况百姓的生活呢?百蛮亲老,指的是朝廷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已经疏远。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意思是鬓发斑白了,青春年华也已经消磨殆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妻子的生日而写的,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全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

上片首句“湘天住久”,“住久”二字,点明词人自入湘以来,已有多年。“算有情山水”,意思是说这美好的山水景物,都像是有情有意的。这里的“有情山水”是指词人自己的感情,他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也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眷恋。“物情岁月”一句则进一步强调这种感情的持久和深刻。

下片开头三句“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描述了词人在湖上游览的情景。这里的“笛簟填词”和“筝篷载酒”都是形容词人的闲情逸致和生活情趣。“来往烟骚国”则是说他们在湖上游览时,常常能遇到一些文人墨客,大家在一起喝酒吟诗,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词人却并不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如同过客一般,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国家之中。“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一句,更是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孤独感。

词人转向对妻子的感情表达。“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红叶飘落在高楼之上,黄花飘落在小院之中,两人对坐在酒席旁,可以忘却所有的忧愁。这里的“眼底”和“相对”都强调了词人与妻子之间的亲密无间。

最后两句“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秋风成共命”,可以理解为一种宿命的感觉,意味着词人觉得这种感情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命运;而“记否去年今日”则是在问自己是否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的情景。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感情,既展示了词人的审美趣味,又体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爱意。整首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