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具和羹品自华,闲中咀嚼味堪嘉。
涵濡厌饫吞还吐,总有清香在齿牙。
【注释】
质:指梅的本性。和羹:比喻人品高尚。品自华:品格自高。厌饫:饱食。吞:吃。吐:吐出。齿牙:牙齿。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赞美梅花的佳作。诗人首先称赞梅花具有高洁的本性,然后描绘出梅花在闲逸中咀嚼时,其滋味令人心旷神怡,最后指出梅花的清香一直存在,即使被吞下也能在人的牙齿上留下清香。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质具和羹品自华,闲中咀嚼味堪嘉。
涵濡厌饫吞还吐,总有清香在齿牙。
【注释】
质:指梅的本性。和羹:比喻人品高尚。品自华:品格自高。厌饫:饱食。吞:吃。吐:吐出。齿牙:牙齿。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赞美梅花的佳作。诗人首先称赞梅花具有高洁的本性,然后描绘出梅花在闲逸中咀嚼时,其滋味令人心旷神怡,最后指出梅花的清香一直存在,即使被吞下也能在人的牙齿上留下清香。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蟠梅:一种梅花,枝条盘曲。 树曲枝环久植根,冰霜历炼几晨昏:树木弯曲曲折的树枝围绕在一起,长久地扎根生长在寒冷的冰雪之中,经受了严寒的历练。 桠杈古干形多怪,仿佛蟠龙绕故园:树桠交错,老干奇特,形态怪异,就像一条蟠曲的巨龙绕着古老的庭院盘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咏赞对象,描绘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 首句“树曲枝环久植根”,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自喻。全诗通过“寒花开遍”、“仙妃”“绿衣”“女神”“九烈”“重帏”等词语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感。 “寒花开遍似仙妃,不著红裙着绿衣”:寒梅盛开,开得如仙女一般美丽,没有穿红色的裙子却穿着绿色的衣服。仙妃,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寒梅,指梅花。这两句诗是说,寒梅盛开,开得非常美丽,但它们并不是穿红裙而是穿绿衣。仙妃是神话传说中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七绝,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劲节孤芳秉性真,堍花名相两相亲 - 劲节:形容古梅的枝干挺拔有力,如同铁杆一般坚强。 - 孤芳:指梅花独自开放,不与其它花朵争艳,显得格外清高、脱俗。 - 秉性真:指梅花具有真实的本性,不虚伪、不做作。 - 堍花名相两相亲:堍(tuǒ)指的是古梅的根,花则是梅花,两者相得益彰。 鸿篇赋就谁能匹
【注释】 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知是东皇深酝酿,红云捧出护窗纱。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遍布千家万户;梅花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娇艳,是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朵。我知道这红色的花朵是东皇太一精心酿造的,就像天上的红云捧着窗纱一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首句“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风拂过大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梅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活力的独特理解。 首句“浓画容颜淡画心”,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它的外貌,淡笔轻描却透露出了它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梅花外在的美丽,又强调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 第二句“枝头点缀浅兼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这里,“浅”和“深”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浅处的花瓣似乎在微微晃动
【注释】 1. 梅花:这里指古梅。 2. 丹霞:一种深红色,多用来形容晚霞。 3. 青云:古代认为天是青色的,所以称天为青云。 4. 手笔:指画梅花的手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诗作,通过赞美古梅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风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深深的敬意。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品高何事妒红裙”,诗人以“妒”字形容梅花的高洁品质
【注释】 续梅花百咏:即《梅谱》的序言。梅花百咏是宋人林逋所作,后被明代诗人王世贞编入《梅花集》。古梅:指古梅树。 廨舍香浓叶复稠:在官署里,梅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枝叶又繁茂。 一时名誉播扬州:一时之间名声就传遍了扬州。扬州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城市,也是宋代著名的文人聚集之地。 行看退食将花咏:不久之后,当人们休息吃饭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吟诵这首诗。退食,指官员休沐之日的膳食,即休假日的食物。咏
【解析】 1.众卉:众多的花草。无知:不知。却有知:也有懂得欣赏的。众卉无知,犹言百花。2.时乘阴:不时地趁着阴天。剥:剥落,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瓣凋落的样子。3.休云:不要认为。菊后花开尽:不要以为菊花之后就没有开过了。4.春到小阳玉满枝:春天到来的时候,梅花已经盛开了,就像白玉一样满树都是。5.赏析:此诗写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之傲骨,抒胸中之豪情
续梅花百咏古梅 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 素影和声何处去,香清韵远两多情。 注释与赏析: 首两句“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是说,梅花难道真的会落在江城的吗?是诗人用笛子吹奏梅花的曲子才使梅花显得更轻盈、更有韵味,仿佛飘然欲动一般。 第三句“素影和声何处去”中的“素影”,指梅花的白色花瓣,“和声”指梅花的香味。这句诗是说,那白色的梅花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那梅花的香味
注释:梅花不依赖栏杆外的露珠,只借纸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担心红罗将颜色掩盖,所以让玉版透着清凉的气息。 赏析:诗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追求。梅花不依赖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凭借自己的清新和芬芳来吸引欣赏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一顾和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这首诗是《续梅花百咏》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全诗如下: 疏影斜枝近屋檐,时来雨露色何淹。 窗中睡起无情思,欲看香姿唤卷廉。 注释: 1. 疏影斜枝近屋檐:指梅花的枝叶斜斜地伸向屋檐,疏淡的影子映衬在屋檐下。 2. 时来雨露色何淹:意思是梅花虽然受到时来雨露的滋润,但颜色并不鲜艳。这里的“淹”是指淹没、掩盖的意思。 3. 窗中睡起无情思:意思是在窗户前醒来后,没有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梅花》,全诗如下: 未经霜雪学宫妆,雨露恩承体自香。 自笑清姿尘不染,冰肌玉骨侍昭阳。 注释: - 未经霜雪:没有经历寒冷和风霜的考验。 - 学宫妆:古代女子学习时使用的妆容。 - 雨露恩承:比喻受到良好的照顾和滋养。 - 体自香:身体自然散发出香味。 - 自笑清姿:自嘲自己的清高姿态。 - 尘不染:不受世俗污染,保持纯洁。 - 冰肌玉骨
【注释】 ①清瘦:形容梅花枝干挺拔,姿态高峻。 ②玉骨珊阑(shān lán)月下归:月下,指月亮照在梅树上。珊阑,美玉的样子,这里指梅花枝干的洁白。 ③莫道:不要说。 ④终存老干小腰围:意思是尽管年岁已老但枝干仍很结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诗中“容颜清瘦异痴肥”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梅树,突出其枝干高耸入云,形神兼备的特点;“莫道严寒姿渐减,终存老干小腰围”
续梅花百咏古梅 不同桃李斗芬芳,耿耿精神独傲霜。 知是一生风骨健,天寒时节愈生香。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古梅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比桃花与梅花,强调了古梅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格。同时,诗中的“风骨健”也表达了对古梅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生动地描绘了古梅在严寒中的傲然挺立。诗中通过对古梅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洁品格。此外
【注释】盆:花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古梅,赞美了梅花的坚贞不屈和傲视严寒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盆内根蟠小洞天”,写诗人所养的古梅生长在花盆里,犹如一个幽静的小洞天一样。 “陶甓一般圆”,写古梅的形态,如同陶瓷器那样圆润。 “不争雨露沾窗外,常伴琴书置几前”,写古梅不受风雨侵扰,总是伴随着琴书置于案前。 “窗外”二句,写诗人将古梅安置在案头,以供自己观赏
【注释】 点缀:装饰。宫样:宫廷中的样子。脂粉:女子化妆用的膏、粉,引申为女子。处士家:隐士的居宅。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与雪的美丽景致。“点缀霜华与雪华”一句,写梅花和雪花,在冬日的寒风中,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大自然装点得一片银白,宛如一个美丽的宫殿。“浑如宫样着银花。”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梅花和雪花比作宫殿中的银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冬日的美景。 “不须脂黛添颜色,妆淡偏宜处士家。”两句诗